分享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审美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9-02

骆宾王(约640--约684),字观光,初唐“四杰”之一,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以奉礼郎充军边塞,入朝为侍御史,不久蒙冤下狱,获释后贬临海县丞。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并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这首五言律诗《在狱咏蝉》是诗人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秋。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怒了武则天,含冤下狱。这首诗歌通过咏蝉,抒发了诗人无罪入狱的忧伤,流露出对世道艰险的郁愤,表明了自己人品的高洁。全诗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歌,首联二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首先点明“在狱中咏蝉”,其中,“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犯。“客思”指游于他乡游子的思绪(这里是诗人自指)。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这里,诗人运用了对偶手法,把所要吟咏的物(蝉)与人(诗人自己)联系起来,由物及人,物我相对。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其中,“玄鬓”指蝉鬓(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之)。“来对白头吟”就是说,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其意思是说,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这一联中的上句写蝉,下句写人(即诗人自己)。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用“不堪”与“来对”相对而构成流水对,更紧密地把物与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上两联,都是由物及人,采用了兴的手法,即先言它物而引起所要表现的人。进入颈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其意思是说,露重翅薄欲飞不能,风多风大声响易沉。这一联两句具体描写了写“蝉”的状况:上句写“形”,一个“难”字,表现出“蝉”被环境所困的状况;下句写声,一个“沉”字,不但表现出声音低沉,也表现出一种沉重感,压抑于心而无法表达出来的感受。这样,就突出了“蝉”的状况与环境的关系。现在联系诗人在小序中所说的:“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意思是说,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象微小秋蝉般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我们就感觉到诗人处境与与“蝉”所处环境具有相似性(具体来说,诗人用“蝉”因“露重”“风多”不能“飞”和“响”处境,隐喻自己所处的艰险处境;用“飞难进”和“响易沉”隐喻自己身不由己,冤无可诉),可以说,诗人就是通过蝉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的不幸。所以,到了尾联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承上而“合”,揭示其内在的高尚品质。意思是说,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上句写蝉(“高洁”这里喻指蝉的高洁,反过来就借指蝉),下句写人(“谁”指诗人自己),在意义上明确地表面自己也如同蝉一样,不被别人理解(我又像谁倾诉志趣呢?)。同时,诗人以问句作结,不但引人注意,激发思考,强调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且将“蝉”的品质与自己联系起来,使诗歌寓意更为明确,寄托深远。 
在审美艺术上,这首诗歌最主要的艺术手法就是咏物言志、比兴寄情及其语言的生动性上。 
首先,咏物言志。所谓咏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情感吗,表达作者的思想。这里的“物”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比如,某种人格化了的物体或情感化了的物体等)。在《狱中咏蝉》中,诗人借咏“蝉”寄托自己的人格和思想感情。 
其次,比兴寄情。在诗歌中,比兴手法或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或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比喻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志意趣。这首诗歌,首二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这是先言它物而引起所咏之词。诗人先写蝉,由此而写到人,也就是把所要吟咏的物(蝉)与人(诗人自己)联系起来。又如,诗中写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诗人借“蝉”被秋露沾湿难以奋飞,鸣声被秋风阻遏无法传播广远的处境,喻指了自己无罪被诬,身陷囹圄,有冤难诉的郁愤之情。 

再次,语言生动。比如,“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一联,诗人在这里用“露重”、“风多”来描写自然环境描。其中,一个“重”字,一个“”多“字,增强了蝉所处的环境的恶劣性,从而为强调了蝉受到压制不能奋飞(霜露太重,蝉翼太薄,无法飞起),也不能发出鸣叫(风声太大,声音被风声所压)的处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