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上小学了,睡前和孩子做这些事,提高孩子记忆力和情商

 未说育儿 2019-09-02

孩子想玩,就玩个没完没了,尤其是晚上到睡觉的时间了,孩子却一点睡意都没有,还说要做这样做那样。精力充沛,真的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田田每天睡觉都特别困难,妈妈吼了一遍又一遍,但孩子总感觉没玩够,尤其是有别的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不控制的话,可能一整夜都要玩。

这真的是想让妈妈变成“狮子吼”,次数多了,心情也就变得郁闷了,更没心思去教孩子。而孩子也容易心生郁闷,产生情绪。

孩子睡眠不好,还影响孩子长身体,更影响孩子的记忆力。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育儿专家王芳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睡前有父母正确陪伴的,孩子的记忆力会比同龄孩子好很多,而且情商也要比一遍孩子高,所以家长不要小看孩子的睡眠。

对于孩子入睡困难,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睡前的准备工作

在孩子该睡觉的时间之前,家长就要提醒孩子,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然后再次提醒,让孩子洗漱,然后做好准备讲故事,用听故事的事情,带动孩子快速停下手上的玩具,带到孩子洗漱完毕,可以和孩子聊一会儿天,了解孩子的心声,从谈话中感受孩子的心情和想法,做到精准引导和教育。

很多家长在孩子该睡觉的时候,就直接让孩子洗漱睡觉了,怕影响孩子是睡眠质量,甚至有的人认为晚上记忆力是最不好的时候,其实那是偏见,睡前半个小时,家长利用好了,对孩子的性格、记忆力、情商、思维等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孩子晚上睡觉前,基本没有外界的打扰了,所以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记忆提升工作也是比较好的。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

1、情绪的复盘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责备了孩子,或者孩子受到了其他的委屈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心情,更少对孩子认错。觉得自己是家长,那么做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觉得即使孩子被骂了,受了委屈,一会儿就好了。

其实家长也要占到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心情,毕竟孩子小,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哭就是孩子外在发泄的一种形式,而当孩子受委屈默不作声时,就是孩子心理无处宣泄,这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

家长在睡觉前和孩子一起复盘,就是在回顾之前的事情,分享其中的对错和利弊,教孩子学会选择和判断。在复盘一次,孩子对事情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更加平静的认识和接受事情。孩子自己说出了心中的不快,也就不容易在心中积怨,是一种积极的作用。

2、睡前小故事

睡前小故事可以说是对孩子的一种奖励,会让孩子感到高兴,忘却之前的不快,或者平静之前“跳跃”的心,孩子会非常乐意接受。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的思路会跟着故事情节走,这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故事内容涉及的大量词汇,也是帮孩子存储词汇,在孩子以后的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表达能力,表达技巧有好处。故事所涉及的场景,也会锻炼孩子的思维和思考。

家长长期给孩子讲故事,会帮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同时也就更能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道理,孩子容易模仿学习,当孩子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成绩,会让孩子有优越感,更会带着这种优越感不断努力向前学习。

睡前的一点点时间,不仅是了解孩子的好时机,也是培养孩子复盘行为的开始,更能和孩子增进感情,从而有较好的亲子关系。这都是为以后孩子的成长、学习、社交、工作,以及孝顺父母、孝顺长辈所做的铺垫,那时就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特别的有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