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如何进行 1、辨证论治: ①肾虚督寒: 主症:腰骶、脊背疼痛,痛连颈项,背冷恶寒,肢节游走性疼痛,酸楚重着,或晨起腰骶、项背僵痛,或僵硬弯曲,活动不利,得温痛减,舌苔薄或白,脉沉弦或细迟。 治法: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补肾强督治旭汤加减。 川续断15g,金狗脊40g,淫羊藿10g,炒杜仲15g,鹿角霜(或胶)10g,制附片12g,桂枝10g,骨碎补10~20g,生熟地各12g,赤白芍各10g,生薏苡仁30g,伸筋草30g,白僵蚕12g,地鳖虫10g,知母15g,麻黄3~9g,干姜6~9g,羌、独活各10g,草乌9g,防风 10g,牛膝18g。 临床体会:娄多峰认为此证病人素体肾气不足累及督脉。督脉与足太阳经在风门交会,辅助太阳经起卫外作用。督脉通,卫阳振,腠理致密,邪不能犯。当肾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而不化,影响督脉致气血凝滞,经脉痹阻,故发为腰背痛。 临床上除太阳经症状外,还有项背挛急、作冷作痛等督脉受累的特征。正如《内经》所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阶段,以肾虚为本,寒盛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寒邪入肾,内舍于督,故治以补肾强督、祛寒、化湿通络之法。 ②肝肾两虚,筋骨失荣: 主症:腰背疼痛,腰骶及项背强直畸形,活动功能障碍,胸廓不张,低热形赢,腰膝酸软,头晕目糊,耳呜耳聋,畏寒肢冷,阳痿,面色苍白,舌质略红、少苔或薄白,脉沉细数、尺脉弱。 治法:滋补肝肾,壮骨荣筋。 方药:健步虎潜丸合补肾强督治旭汤加减。 骨碎补20g,补骨脂10g,羌、独活各10g,生、熟地各12g,赤、白芍各10g,白蒺藜10g,山萸肉10g,乌蛇10g,蜈蚣3条,炙山甲 9g,威灵仙12g,桂枝12g,络石藤30g,鸡血藤30g,寻骨风10g,松节15g,川断18g,制附片10g,伸筋草30g,地鳖虫9g,炒黄柏 10g,红花10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