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你身边的中医顾问,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讲讲心血亏虚这件事儿。 还得说我去年遇到的一个病人。 她当时47岁。可是看到她的面容,我心里一惊。47岁的人,怎么会是这样的一副面容? 头发,白了一多半儿,脸上,苍白而略显萎黄,口唇看上去也不红润。关键是,脸上的褶皱很多,眼睛暗淡。这不应该是一个47岁的人,应该有的模样。 她因为什么来看病呢?因为失眠。她已经好多年了,每天晚上只睡2到3个小时,多了就一点睡不着。 趁着诊室没人,我跟她多聊几句。只见,这个患者随手拿出一张照片让我看,我一瞅,是一个靓丽的女孩,在T台上做模特,十分光艳。 她说,这是20年前她。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是为数不多的从事模特行业的人。因为那个时候的她外形特别好,所以原先是服装厂女工的她,被看中,做了模特,而且做得非常好,经常到全国各地跑,出展会。再加上她本身能说会道,所以对销售也在行。她逐渐在圈子里有了名声。 从那以后,她有钱了,她的生活也随之变了。那种光鲜的感觉让她深深迷恋,到最后,有两个字在她的生活里举足轻重。这就是“面子”。 为了面子,她开始嫌弃自己原先老实巴交的老公,最终离婚。 为了面子,她又嫁了一个有钱的丈夫。 为了面子,她苦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子,在单位里左右逢源,直到爬上了高位。 为了面子,她没生孩子。她怕生了孩子身材走形,没办法在时装界混下去。 为了面子,早晨9点多的会,她凌晨5点就开始化妆…… 在她向我讲述这些的时候,我知道,只要我有空,就不能打断她。因为倾听一个病人的讲述,本身就是治疗的一部分。 本来,她的生活很有“面子”。可是就在她过完43周岁生日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她在半夜想起来一件事,打了一个电话。可是回去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从那开始,失眠这件事,就把她缠住了。从43周岁,到47岁,四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睡眠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与此同时,她的“面子”也开始受到严重影响。面容变得苍白,头发开始容易折断,动不动就浑身乏力,心悸。她越是这样,就越心急。可是越心急,问题越严重。也就是说,从43周岁开始,她的生活因为失眠而被彻底打乱了。她的生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知道这些之后,我心里明白了。我给她开了以四物汤打底的方子,试图帮助它改善症状。至于说能不能彻底帮她改善身体,我不敢说。 因为我心里知道,她的问题,在于心血亏虚。而造成她心血亏虚这个局面的原因,则是她用了小半辈子,来追求的面子、脸面。到最后,是心血亏虚这个症候,毫不留情面地,撕掉她最后一点脸面。 先来说说她身体上的病吧。 什么是心血亏虚?它指的是一种中医临床常见症候,指的是体内血液亏虚,导致心失所养的局面。因为心血不足,所以患者往往心悸、怔忡、心慌、头晕。心血不能濡养心神,所以就失眠、健忘。心,其华在面。心血亏虚,则颜面淡白或者萎黄。口唇也是淡白的。舌为心之苗,故而患者往往舌色淡、脉象细弱。很多心律失常 、贫血、神经衰弱的人,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其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个情况出现了怎么办?很简单,四物汤打底。四物汤是中医里面常用的养血方剂,基本配伍是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当归9克。水煎服。其中,熟地滋补肾精,精能生血。当归引血入心,补心血。白芍引血入肝,补肝血。川芎行血,使得补而不滞。这是基本的方义。遇到心血不足的人,就用四物汤做基础加减,效果是可以的。 接下来,说说她心里的病。 这个病人坐在面前,说实在的,心怀仁爱的医生,会跟着感觉可怜巴巴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显然,做了模特之后,有了钱之后,她开始被眼前的光鲜蒙蔽双眼了。她逐渐忘了自己生命的底色。她所追求的东西,有了质的变化。她所要的“面子”、“脸面”,与其说是一种追求,不如说毁了她生活的恶魔。为了追求虚荣,她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离婚,包括不生育,包括苦心积虑地钻营。她乐在其中,却不知道,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会耗伤她的心血。到最后,血虚的局面形成,她不但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而且自己的容貌也跟着改变。毕竟,血主濡之。你要想好看,要想有“脸面”,必须得有一身好血。 可以说,她要了一辈子“面子”,最后,恰恰是心血亏虚,撕掉了她最后的一点“面子”。 何苦呢?悲哉,痛哉,恨哉。 所以我说,人,有的时候,真得想清楚,自己的日子应该怎么过。你真正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哪些是看着漂亮却虚无缥缈,哪些是看着粗糙却方面实用。作为一个中医人,我认为,与其追求生命的浮华,不如淡然守护生命的那份拙朴。所谓面子,不重要。呵护好身体,才会真正让自己有面子。 对心血亏虚所致的失眠,我们也可以用食疗的办法来调治。准备龙眼肉15克,莲子15克,红枣20枚,江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莲子去皮和心,和红枣、江米一起煮粥,等粥快成熟的时候,加入龙眼肉煮熟,服用时可以加入白糖调味。早晚服用。红枣和龙眼肉补血安神,莲子健脾宁心。 与日常,我们可以利用穴位。补心血,我们可以利用心俞穴和膈俞穴。心俞穴可以养心安神。膈俞穴作为血会穴,可以养气血。这两个穴位,我们用艾灸的方法刺激,每天每穴15分钟,日久见效。 方法,总是很多。可问题,却从来不少。疾在人身,病在人心。治病,说到底,得治人。而治人这件事儿,又有几个医生能做到呢?所以,说到底,还得靠患者自己。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
来自: 金坛区 > 《心脏心脑胸闷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