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美学:做个闲人,悠然南山

 gs老张 2019-09-03
文化是什麽

文化是诗经裡的草木

楚辞裡的山风

文选裡的骨气

白话文裡的革新

是散发美学光芒的意象

它成为我们的初

文化是春秋时的争鸣

魏晋时的风流

唐诗宋词的韵律

明清小品的清雅

是一切先人的文学

它成为我们的底色心

文化也是夏商周青铜

秦俑汉陶,唐宋瓷器

是那些历经岁月的器物

它成为我们的灵魂

头上有天,是“雨过天青”

脚下有地,是“地上清霜”

门外有山,是“青山妩媚”

门内有月,是“今夜月明”

至于小桥流水,大漠孤烟

更是寻常诗景

很多时候

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追求生活中的文化与审美,

更多的是找到文化在生活中的依附,

那便是时下所说的“生活美学”,

比如我们追慕魏晋的风流,

唐代的雍容,

宋代的典雅,

明代的精緻,

无一不是对文化与美学的嚮往,

但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和审美,

如果只停留在过去,

会让我们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于是,我们不断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

才能以现代的方式理解并表达中国文化。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物质、精神生活的丰饶与深厚,

其实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

蒋勳在《美的沉思》一书中说,

“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

中国正在崛起,而文化正在渐渐觉醒并回归。

文化,它可以是唐诗,也可以是宋词,

甚至可以是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果说,一个人的素养是个人气质的提升,

那对于一个民族而言,

整个社会的素养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准。

从当下的环境而言,

虽然汉字诗意的语言环境已经消失,

不大可能造就全民的美学环境,

但随之而改变的,

是越来越多的设计语言,

包括传统手艺者,建筑设计师,傢俱设计师,

带著我们骨子裡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

触动著我们最隐性的记忆。

有人觉得文化“无用”

有人在盘算著“有用”

今天的我们都走得太快了

快得每个人都变得精緻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追求物质的奢侈

纵情于声色犬马酒池肉林

却不曾关怀我们周围的文化语境

愿我们都能慢一点

提升我们的学识、修养、审美

让文化回归生活之中

完成“中国文化,当代表达”

这才是我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