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艾灸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灸不同穴位

 昵称44384288 2019-09-03

大自然的气机有开有合,养生就要跟着大自然的气机,它开的时候我们开,它闭的时候我们闭。

春季“天门开”,万物萌发,天地一片繁荣的景象。天地经过春夏的热闹之后,到了秋季便开始“入地户”了,这时万物都开始收藏,天地间呈现一种“收”的态势。

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向体内收敛,养生应当顺应天时,注意养“收”。

灸养肺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秋季养生要注意养肺。

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包括立秋、处暑两个节气,此时气温较为炎热、多雨,养生以清热祛湿,滋阴润燥为主。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大肠俞、阴陵泉、太溪为主。

中秋包括白露、秋分两节气,这段时间雨水渐少,树木干枯,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膏肓、照海、太溪为主。

晚秋包括寒露、霜降两节气,此时阴气日盛,既要防燥又要防寒,情绪要乐观。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关元等为主。

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展。

同时,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但秋冷要掌握好度,随着秋天的逐渐变凉,人们的衣被要逐渐加,即不要捂得太严,以免汗出过多易伤精耗液,又不能一味地挨冻,以免造成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饮食有方

秋季,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毛发干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症状或不适,因此,秋季应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如葱、姜、蒜、韭菜等物,以免助燥伤阴。

中医五味学说认为,酸、甘可化阴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因此适宜多食酸、甘、润之品,如梨子、蜂蜜、甘蔗、百合、莲子、红枣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运动养生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是运动养生的好时期。由于自然环境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需要收敛内养,故运动养生也应顺应这一原则。此时人们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木兰拳等运动。秋季景色宜人,人们也可以选择登山畅游,既可健身,还可观赏美景。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这个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调达情志、起居有常、滋阴润肺,预防秋燥,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