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大宁行猿 2019-09-03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先后制定出台《文明村镇创建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等文件,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桑宝拉格苏木额尔登塔拉嘎查为牧民表演文艺节目。(图片来源:中国民族报 通拉嘎摄)

广大农牧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受益者,在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内蒙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农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构筑农民的乡村振兴梦想,激发农民建设美丽家乡的内生动力。

全面深化移风易俗

达旗树林召镇关家营子村新貌。(图片来源:达旗文明办 )

乡村振兴,必须文化振兴、必须乡风文明。全区各地不断健全完善相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乡风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和考核权重,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载体,交流推广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普遍共识。组建基层红白理事会,对红白事操办进行引导和监督。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帮扶邻里、卫生整治、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带动懒汉脏妇摆脱陋习,共同参与到村庄和家庭环境整治之中,培育文明新风。

持续加强宣传引导

万亩滩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图片来源:乌海日报)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采取发放倡议书、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入户宣传讲解、微信平台发布、电视专栏播发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依托村(嘎查)文化广场、村民(牧民)之家开展文艺活动,统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汇演、文化墙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图解乡风文明融入其中,使群众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选树典型引领思潮

为“文明农民”颁奖。(图片来源:土左旗文明办)

全区各地通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培育本土典型人物、乡贤先进事迹,并组建宣讲团、百家名嘴,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发挥新乡贤效应,让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榜样,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内蒙古文明网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文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