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诗会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讨论

 安然自得888 2019-09-03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poem/1/281106.shtml

 

『天涯诗会』 [茶舍]夏春花:当文化垄断被网络解构之后……(转载)


 作者:蔡俊 提交日期:2010-5-11 10:52:00 访问:140 回复:9 

    当文化垄断被网络解构之后……
  
  ——兼与李少君、张德明商榷“新红颜写作”
  
   夏春花
  
  (原文略)
  
  
  
  附:李少君、张德明《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f75ec0100ilu4.html
  
  

 

 作者:叶迈 回复日期:2010-05-11 11:01:44   
  呵呵,坐沙发听课
 

作者:图雅TY 回复日期:2010-05-11 11:29:24   
  对话在李少君博客早已看过。本人对“新红颜写作”命名也存有异议。此贴,先提上来,让大家讨论
 

作者:微笑如花儿般绽放 回复日期:2010-05-11 12:07:10   
  免费听蔡兄讲课,赚了一笔学费,O(∩_∩)O哈哈~~~~~~~~~~~~~~~~~~
  ;-)....................
 

作者:谭纪文 回复日期:2010-05-11 13:06:04   
  没有看懂夏春花的意思……
  —————————————————————————————
  夏说:当然,诗不是科学,对诗群的概括也很难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数字。但明显缺乏审慎,且依然站在男性审美情趣的视角上,对当今女性写作群体所做出的命名“新红颜写作”,显然是不准确的,也是非常可疑的。相较之下,我更认同作为女性诗人的翟永明“博克时代的女性诗歌”这一提法,没有命名,但呈现了客观的写作状态,这就够了。……
  ————————————————————————————
  似乎在说没有命名的必要 我以为各有道理 并行不悖
  
 

作者:谭纪文 回复日期:2010-05-11 13:09:18   
  转《新红颜诗选》(暂名)征稿启事
  
   电子网络平台的出现,尤其是个人博客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诗歌的美学生态在新世纪发生了极大改变。其中,优秀女诗人的不断涌现,可以说是近十年来伴随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最引人关注的诗歌现象。李少君、张德明不久前在海口的对话《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即是对这一现象的集中概述。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当下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女诗人的创作实绩,呈现网络时代女性诗歌写作的历史风貌,我们将主编《新红颜诗选》一书,交由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征稿要求如下:
   1、来稿应为能够体现女诗人在新世纪创作的最高水平的诗作20首(以短诗为主);
   2、来稿请用word编辑,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17磅,左侧对齐。
   3、标题应用书名号或特殊符号明确标示。
   4、请附上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张(jpg格式),以及个人简介(200字左右)、诗观(100字左右)和真实联系方式。
   5、征稿日期:2010年05月9日—2010年7月10日
   6、投稿信箱(选择其中的一个信箱发送作品):
   张德明:doctorzhang@163.com
   符 力:fuli0318@sina.com
  
  
   《新红颜诗选》编委会
   2010年5月9日
  
  
 

作者:蔡俊 回复日期:2010-05-11 13:32:09   
  谭纪文兄:
  
  在好友博客里看见夏春花的这篇带有很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的文章,就随手转来。这在学院里已经成为性别文学的某种泛滥了的权力标签。
  但是她们不喜欢被批评归类,也是很多诗人的本然心态。但是同时,诗人往往又喜欢被学术关注,或者说“归类”:)这是存在的吊诡:)嘿嘿。
  我觉得可以暂时不顾“新红颜写作”这个命名的学术价值,我感觉它至少有比较敏锐的嗅觉——就在天涯诗会,新的女性诗人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作者:诗人福地 回复日期:2010-05-11 14:47:19   
  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来学习了。问好。
 

作者:蔡俊 回复日期:2010-05-11 16:46:53   
  问好福地
 

作者:谭纪文 回复日期:2010-05-12 11:39:28   
  作者:蔡俊 回复日期:2010-05-11 13:32:09 
    谭纪文兄:
    
    在好友博客里看见夏春花的这篇带有很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的文章,就随手转来。这在学院里已经成为性别文学的某种泛滥了的权力标签。
    但是她们不喜欢被批评归类,也是很多诗人的本然心态。但是同时,诗人往往又喜欢被学术关注,或者说“归类”:)这是存在的吊诡:)嘿嘿。
    我觉得可以暂时不顾“新红颜写作”这个命名的学术价值,我感觉它至少有比较敏锐的嗅觉——就在天涯诗会,新的女性诗人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
  蔡兄看问题总是比我要深一层次 从现实操作的层面 李少君真的很成功 只有当年的王干有得一比 从“草根性”到“新红颜”一个概念的提出和认可 需要高级智慧
  
  然则 命名确实是有其两面性 权力或者说权威的介入本身就与诗歌的自由精神相悖 命名在提示和敞亮的同时往往也会形成遮蔽甚至误导和异化
  
  我构思过一个小文章叫“新老男人批评” 我发现一个现象或者说景观 我没有恶意 我也没有资质 否则想发现和提拔一两个“新红颜”
  
  蔡兄有这个资格 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