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洁华街边美食的独家空间 李贺和李白都是唐朝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鬼”。 比起李白,李贺的诗中少了一股潇洒,多了一丝压抑。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喜爱,后人都说若不是李贺早夭,也许成就不会在李白之下。 他这一生只活了26岁,却给后世留下无数文化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经典名作——《梦天》。 全诗如下: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首诗到底是作者真实的梦境,还是单纯的想象,已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这样神奇浪漫的景象也就李贺能写的出来。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甚至有人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诗歌前两句写的是月中之景。 幽冷的夜里,一阵冻雨飘洒而下,好像月中的玉兔寒蟾正哭泣。 一会儿,雨便停歇了,云层裂开,月亮从云缝中钻出来,在云上洒下一层阴影,宛如屋墙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所谓海市蜃楼,大概便是如此了。 古代一直有关于“老兔寒蟾”的传说。 屈原在《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玉兔,而寒蟾最早出自《淮南子》。 根据记载,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仙药,飞入月宫中,幻化成蟾。 这个故事和“嫦娥奔月”有所不同,在我们的印象中,嫦娥飞入月宫便是成仙,可是这里却说她成了蟾蜍,委实有些幻灭。 后来“玉兔”、“寒蟾”渐渐就成了月亮的代名词了。 诗人这里将“雨”说成是老兔寒蟾在哭泣,也算是别出心裁了。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他漫游月宫的情景。 雨后的天空还弥漫着一团湿气,玉轮似的月亮发出淡淡的光芒,显得格外朦胧。 诗人便是在这朦胧的月光下,飘入了月宫,他和一众仙女相逢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显得格外浪漫唯美。 除了“嫦娥奔月”,古代还有“吴刚伐桂”的传说。 相传吴刚被天帝惩罚,到月亮上砍伐不死神树,此树随砍随合,吴刚的劳作也永无止尽。 这棵不死树便是桂树,所以“桂花、桂树”也成了“月亮”的代名词。 而这里的“鸾珮”指的是月宫中的仙女,这样的借代手法,杜甫在吟咏昭君时也曾用过,“环佩空归夜月魂”。 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雨、云、月、仙女,层层递进,条理分明,将他梦入天宫之景描写的浪漫唯美,却又自然生动,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接着的两句写的是他和仙女的谈话后,发出的感慨。 “黄尘清水”一句用一词来概括便是:沧海桑田。 当年仙女麻姑曾对另一仙人麻姑说:“自接手东海以来,已亲眼见到它三次变成桑田,如今蓬莱的海水又比之前浅了一半,难道是又要变成陆地了吗?” 这里的“三山”指的便是东海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所以到了月宫的李贺也会感慨“千年如走马”。 接着的尾联写的是他回头望人间的情景。 远远望去,九州大地就像九点烟尘,那一汪海水也不过像那杯中的一泓水罢了。 宇宙是何其大,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颗渺小的行星罢了,古人自然不可能懂得这一点。 可是李贺却能说出天地渺小,这样的觉悟已超出许多人。 这四句诗人已完全放飞自我,仿佛真的飘入月宫,世间万物尽在眼中。 他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时光的流逝,万物的变化,一时感慨万千。 全诗来看,浪漫诡谲,既有对天宫的描述,也有对人间的慨叹。 看似句句写天空,其实句句写梦。不知是梦在天中,还是天在梦中。 这样物我两忘,却又变幻怪谲的境界,别说常人,就是以“浪漫”著称的李白也难以企及。 就像清代文人黎简所言: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不知你认为李贺这首诗是否真的连李白也难以企及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观看,请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