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概括董仲舒的理论,用孔子的一句话: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然而深察孔子的名句还有董仲舒的文字,如果解释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未尝不可。然而如果解释成:好人长命百岁,坏人天打雷劈,则不可。现实当中,好人未必长命百岁,坏人也不一定受到惩罚。由此观之,上天并不赏善罚恶,并没有意志去抓取一个坏人实施惩罚的动作。董仲舒的著作上也不支持这个说法。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是先有“失道”,原因在“失道”,可以看出,道才是核心。“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说明上天并不赏善罚恶,只是出一些怪异灾害来告示,谴责,警告。灾害是惩罚谁的?如果是惩罚皇帝,那么为什么死的是老百姓,如果是惩罚老百姓,可是老百姓何罪之有?所以灾害所出,其目的也是为了告示,如同孔子所言,有祯祥,有妖孽,祯祥是什么?是征兆。“事在强勉而已矣”,则说明主体在人,国家的主体责任在皇帝。总而言之,道才是根本,核心,主体是人,天只是有所警示而已。国家兴亡根本在道不在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的就是善,失道的就是恶,遵循道而行可以达到成功,离开道乱作只能失败。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未必不对。但是上天类似人的意志,让坏人得到惩罚这样的意思是没有的。这个只是人们心中的愿望。 上天是否显迹,都是因为道。这个是一个机制,如同你开汽车,离开道路行驶,导航就会发警告:请回主路。“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道就是仁义道德,就是孔孟之道。 上天出警示的原理是什么,就是天人感应。感应是什么,如同电磁感应,之间的感应并不是直接接触的,是电和磁之间的相互驱动。怎么测量电,可以用磁效应,如何测量磁,可以用电效应。
所以查看某个事物的变化能推理相关的事物的变化,譬如中医所谓望闻问切,探脉象能知发生疾病的脏器。这样,天的变化就反映了社会人事的趋向情况。
皇帝如果在治国上没有做好,导致民怨沸腾,而上天与人有感应的,这样上天就因此而变色。这个变化就是一种告警。“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而娇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上天只是显迹,不主动去操控,改变人类社会。重要的是人是主体,人去改变。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问题根因在于:“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贱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所以要让上天再次变色,则需要从根本原因着手,改弦更张,循道向善,这样,“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以德配天。不能本末倒置。道是原因,天是结果。
“劝之也。恐恃之”。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圣人不愧是圣人,能看得透彻。上天的意思是:前面的工作做得很好,继续保持,而不是:你小子我喜欢,我罩着你。 天命不足恃。是天命没有用吗?是我们不可以依赖天命。天命的本质是什么,是道,而责任主体是谁,是人。倘若不明白这个,以为自己讨好了上天,而不去施行仁政;以为自己是天子,而陵虐子民;上天出了一些祥瑞,就以为得到上天的宠爱,就恃宠而骄,无恶不作,则虽有天命,也会移转。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而他的下场是什么?
天人感应就是一种机制,出祥瑞是机制使然,不是上天派来帮助你的,本质上还是道。 而“有使之然者矣,物固有实使之”,也就是祥瑞是谁招来的?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循道去做事,自然会得到帮助,离开道去做事,人神共愤,祈求祷告都是无用。所以还是在于自己的努力,祥瑞、妖孽都是我们的行为的还报。有德行,自然有祥瑞,无德行就会出妖孽。有天命,出祥瑞是好事,但是不能因此而放松自己,昏庸乱作,或不理政事,耽于玩乐,仍要继续循道而行,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并一以贯之。 治大国若烹小鲜。怎么理解?汤如果咸了,就加点水,如果淡了,就再加点盐。这是最早的反馈控制理论。 反馈控制是指将系统的输出信息返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利用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 举例说明:我们开车,脚踩油门,那么脚、油门与速度之间存在一种控制关联。当我们固定某个速度时,我们会需要看着这个速度表。速度这个信息就会反馈到我们眼睛,大脑做出判断,驱动脚动作。如果低了就加些油门,如果高了就松开些油门。 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对于事务处理,也是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来约束社会发展方向,达到我们预想的理想状态。如果左了,就向右偏一点,如果右了,就向左偏一点,使得社会处于正道而行。反馈系统通常是测量——分析——改进——保持的PDCA闭环。这个被控物的信息是要测量得到的,怎么去测量和反馈很重要。而且选择什么信息去测量和反馈也很重要。真正研究起来,还是挺麻烦的。董仲舒想得比较简单。但是此处文字不是为了质疑。 反馈中,这个被控物的信息就很重要,这个是要去反馈的,是用来调整控制的原因和参数。绝大多数反馈机制都是拿偏差来做的。所以对于国家的治理,这个偏差也很重要,“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灾异,就是异常情况,反常情况,这些都是特别注意的。 反馈闭环控制系统运行,其过程遵循测量——分析——改进——保持过程,具体作法从下边文字所展现。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
“王者,往也,民之所往,君者,群也,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董仲舒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知道,国家权利的根本在民。既然已经知道国家根本在民众了,却以天作为指标来作告示。在一位圣人没有发明“调查研究”之前,古人还没有什么办法去了解民众的情况,也不想以费力的方式去了解,只能使用这种天人感应的臆想去求助上天的指示。 这么一想,灾异就非常有必要。老实说,事情虽然是做了,也按照书上所言做了,但是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遗漏的,或者做错了的,就不知道了,所以就非常需要这个效果的信息能反馈回来,这样就能知道事情做得对不对。
如果事情做对了,就固定下来这么做,如果发现做错了,可以及时改正,再记下来,避免以后再犯。因此统治者太需要这个灾异了,没有灾异反而不好。就好像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镜子可以照照自己,“铜镜可以正吾冠”。
|
|
来自: 昵称6527948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