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海鹰21iy19j5rw 2019-09-04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最近,网上开始流传一篇以《柳叶刀》重磅发布为关键词,打造出吸引眼球的标题:“一滴也别喝!一杯酒少活18分钟!全球2800万人超大规模分析证实,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完全不存在!”、“每滴酒都是索命符!《柳叶刀》发布最权威研究:健康,滴酒不能沾”的观点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还使其从单一的学术刊物,掀起了整个社会公共舆论的轩然大波。

然而,《华夏酒报》记者发现,大部分文章均为以《柳叶刀》重磅发布为关键词,利用该期刊的高学术因子,通过部分引用文章中的内容,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国内多个媒体就柳叶刀这个研究结果,进行转载和报道,并未完整呈现出该文表达出的学术观点。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从百度截图不难看出,针对柳叶刀该报告进行引用和新闻创作的媒体搜索结果有367000个,大概观点分为三类:

第一、 饮酒是造成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 一滴酒都不能喝,否则影响健康。

第三、 每周酒精摄入不能超过100毫升

其中,从搜索结果来看,传播最广的观点是第二项,绝大部分公共舆论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一滴酒都不能喝。”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华夏酒报》记者查阅了该报告原文(原文链接https://www./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0134-X/fulltext),2018年4月14日发布于《柳叶刀》| 第391卷,第10129号,第1513-1523 号,《Risk thresholds for alcohol consumption: combin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participant data for 599912 current drinkers in 83 prospective studies》《饮酒风险阈值:83项前瞻性研究中599912名当前饮酒者的个体参与者数据的综合分析》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柳叶刀借道学术通往公共领域和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柳叶刀( The Lancet )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是由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 (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用具柳叶刀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着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现任总编辑为2005年上任的理查德·霍顿 (Richard Horton)。

作为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The Lancet)在众多临床工作者心中地位神圣。这份创刊于近两百年前的杂志见证了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的诸多重要篇章,无菌术的创立者约瑟夫·李斯特1870年就将一篇关于消毒的文章发表于这份杂志。而今,《柳叶刀》继续关注着涉及人类健康各个方面的话题,其主刊的影响因子在一个150份全科医学期刊的榜单中排名第二,旗下众多涉及不同医学专科的子刊也拥有巨大影响。

但其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 美国医学协会期刊 、及英国医学期刊一样 ,仍被业内人士定义为一本学术类的刊物。

柳叶刀与一般学术刊物不同的是,其在全世界所拥有的高影响因子以外,表现在其研究的选择具有热点话题性 ,因此有一群重要的读者阶层来支持它。理查德·霍顿曾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坦言,我们最主要的读者是医生和科研人员,此外还有政策制定者,他们需要关注新的科研进展,还有不少读者是普通公众,他们也希望了解一些医生在学习的新东西。

同时,早在四年前,理查德·霍顿就在公开场合表示,科学传播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经在为大众做出版了,阅读我们内容的成千上万的读者并不是医生。不过必须得说,我们并没有专门为大众做过些什么,主要的精力还是用来服务那些专业读者。或许我们应该做些改变了。“

实际上,《华夏酒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柳叶刀在近年来的文章,也颇具有了公共属性,例如:《中国医师:威胁下的生存》、《选举前发表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刊登疫苗与自闭症关联文章》等,除了严密的学术研究过程,话题本身也带有强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内容。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被改编了的“适量饮酒”观点

柳叶刀凭借自己强大的学术影响因子,在中国8年的运营中,无论在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都具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华夏酒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针对大量媒体刊发的《一滴酒也别喝!》等相关文章,国内门户纷纷大量转发,《华夏酒报》记者发现大部分媒体是通过对该文章研究内容的引用,进行刊发,而对于酒行业的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媒体,也通过各自的内容策划,进行了发声,但与庞大的“支持者而言,显得十分微弱。”

文章《饮酒风险阈值:83项前瞻性研究中599912名当前饮酒者的个体参与者数据的综合分析》(《Risk thresholds for alcohol consumption: combin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participant data for 599912 current drinkers in 83 prospective studies》)的文章,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结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2020》中建议,男性每周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96g,女性每周不超过98g;《英国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周饮用酒精量均不超过112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男性每周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75g,女性每周不超过105g的一系列研究,柳叶刀的研究表明,在目前的饮酒者中,全因死亡风险最低的门槛是每周约100克。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中文翻译:

讨论

该分析的主要发现是,全因死亡率的最低风险阈值为每周约100克。对于男性,我们估计长期饮酒量从每周196克(美国指南推荐的上限)到每周100克或更低。

该报告还对不同酒类进行了量化的建议:各个国家膳食指南中关于饮酒推荐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降低。100g纯酒精大概相当于5两高度白酒(250g);4瓶750ml的啤酒;4杯250ml红酒。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事实上,对于柳叶刀关于饮酒与健康得出的结论,并不新颖。

《华夏酒报》记者通过中国最权威的学术网站搜索了解到,国内关于饮酒与健康的研究超过35篇。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于是,对于柳叶刀刊登的这样一个结果,公共舆论领域似乎并不满意,于是就有了前面的铺天盖地的关于《一滴酒也别喝!》等相关文章,并且短时间内,疯狂传播。

饮酒报告中并未对中国进行取样

自2010年就在北京设立了除了伦敦和纽约之外的第三家办公室开始,柳叶刀对于中国范围内的话题和影响力也格外看重,作为权威的医学杂志,理查德·霍顿也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关注全球健康就必须关注中国,这里有世界最多的人口,随时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发生的事情对世界其他地方有着重大影响。并在2008年就开始关注中国医改这一中国公共最重要的话题。

《华夏酒报》记者在柳叶刀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关于中国方面的主题研究也非常活跃。出现了“China”方面的研究达到了5508个。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但在调查中,《华夏酒报》记者发现,虽然很多国内媒体也有借助柳叶刀的研究结论进行新闻创作,但没有像《饮酒风险阈值:83项前瞻性研究中599912名当前饮酒者的个体参与者数据的综合分析》这篇文章那样被广泛地解读。

颇具戏剧性的是,《华夏酒报》记者在柳叶刀该报告的原文中,并没有看到任何中国人口样本的抽样,甚至整个报告中,连“China”(中国)这个单词都没有出现过。

而许多媒体则在表达中,直接将柳叶刀抽样调研的数据和样本,换成了中国人;同时,柳叶刀的50多万抽样调查中,均以酒精作为参考系数,并为涉足到白酒的引用人群,而国内许多报道则直接将白酒摄入量移植到了自己的文章中。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酒行业复苏催生舆论的“移花接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近年来酒类行业的复苏和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012年起,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呈下滑趋势,从之前25%-50%高增速区间步下台阶。经过了3年的调整,白酒行业则自2015年恢复正增长,且增速不断提速,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度减弱。

谁说一滴酒不能喝?被国内舆论误读的《柳叶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