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又何尝不是追风筝的人?

 其路远兮 2019-09-04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追风筝的人》共读预告 来自365读书 00:00 12:54

领读人|徐小2  

主播|潮羽

《追风筝的人》共读预告

开始语: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365读书,收听我的读书音频,我是潮羽。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为下一周的共读做推荐,如果你因为推荐而喜欢我们的共读,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365读书,和领读主播一起,用一周的时间,共读一本书。下周,365读书将和您共读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追风筝的人》。

昏黄时分,层层斑驳的云朵下,娃娃们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奔跑,这一幕是如此的似曾相识,让人们不禁回想起年少时的自己。

其实,生命何尝不是那一片天空?或鲜红,或湛蓝。远方的风筝,亦同我们心中的理想,人们追寻、仰望……

在追风筝的途中,我们也尝试着诠释整个世界:或许,途中有沟壑,有山坡;时而彷徨,又时而疲乏;却没有人愿意停下前进的脚步。

因为,我们都是奔跑着的追风筝的人。

在这个最美的放风筝的时节,我们本周将一起携手共读一本关于风筝的书——《追风筝的人》。

它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称之为惊世骇俗之作并不为过。

它不仅成就了作者勒德·胡赛尼个人的事业,还以细腻、纯净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向世人还原了除了血腥的战争之外,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阿富汗。

《追风筝的人》一书于2003年出版,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已经被翻译成42种语言。而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相信每一位手捧这本书的读者,第一眼都会被它的封面所吸引。火烧云的天空被暗紫的夜色压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一种美却凄凉的气息迎面扑来,似乎在向人们暗示着一种悲剧的必然。

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即12岁的埃米尔和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感情至深的好朋友。

由于都对风筝有着难以抑制的喜爱,他们瞒着家长参加了斗风筝大赛,其实埃米尔是想给一直独立抚养自己的父亲一个惊喜,因为他对于爸爸给予了哈桑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多少有些嫉妒。

然而这一切,都在他们最终赢得斗风筝大赛之后被打得粉碎。

埃米尔过于懦弱胆小的性格使得他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一个来自于普什图族的暴徒残忍地强奸,却始终无法伸手相助。于是,两人的友谊就此分裂,随后埃米尔移民美国,也带走了缠绕他一生的负罪感。

事实上,在这本书里风筝是有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己期许的阿米尔。

“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这是父亲在阿米尔儿童时代无奈的评价。

而成年的阿米尔,一直在对哈桑背叛的阴霾下生活着,他背负着罪恶感,最终,他带着救赎踏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著名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这样评价这本书:“它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间,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而媒体更是好评如潮。《华盛顿邮报》认为:“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鹤》。”

的确,正如《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阿米尔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风筝在飞,线在手的放风筝的人呢?看似细细的一根风筝线并不起眼,而线的那一头又何尝不是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生呢?

于是,不如把阅读《追风筝的人》一书,看作是开启追寻真实的真我的旅程吧!

在这个为期一周的阅读过程中,您将读到:

第一天:童年,一切与美好有关的日子

第一章—第四章(p1-p34)

第二天:为你,千千万万遍

第五章—第七章   (p 36- p 78)

第三天:愧疚是一辈子都逃脱不了的牢笼

第八章—第十章(p 79- p 120)

第四天:按部就班的美国新生活

第十一章—第十三章(p 121- p 184)

第五天: 消失在那些年的哈桑

第十四章—第十八章 (p 184- p 220)

第六天:拯救索拉博 拯救自己

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p 221- p 282)

第七天:追风筝 追寻真实的自我

第二十三章—二十五章(p 283- p 360)

应该说,《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值得不断反思的小说,作者用平淡无奇的文笔讲述了友情从美好到背叛再到赎罪的心路历程。辗转而压抑的悲剧色彩,让人时而欢喜时而伤心。

或许,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是人生本来的模样不就是这样吗?错过、悔过,才能懂得珍惜。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