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因为表达匮乏,浅阅读带来的危害不只这个

 萧月说职场 2022-11-10 发布于辽宁

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总是要路过一座路桥。
这条高架起来的路桥有几公里那么长,单侧三排道,虽然有限速但是没有摄像头,像夜晚任何一座城市的三环,非常好开。路桥两边,大部分的栏杆是一米左右高的石头墩子,结实,又不引人注目。
路桥中段,有那么不到一公里的距离,石头墩子上面加了几米高的玻璃状围挡。车开过这段路的时候,视线只有天空、玻璃围挡,还有眼前的路,呼啸的风声带动着车微微颤动。如果打开车窗,还能感受到空气中时不时飘过来的热浪,那是高速行驶的车超车时搅起来的。这股热浪伴随着空气中的尘土,嗖一下掠过脸庞,像被顽皮的恋人迅速吻了一下,让这一小段路的行驶体验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也正因为此,我对下班的期待也就更多。每天下班,不管白天的工作有多么不顺利,经过这段路,我的心情总能开阔起来。我总是在想,如果工作和学习也能像通过这条路一样顺畅就好了,要是过程再愉悦一些,我一定会从心里爱上工作和学习的。

说到学习,这几年我似乎一直走了弯路。今年我把节奏慢下来,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就琢磨出问题出在哪了。这几年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平均每天多说两三个小时,少说也有半个小时,但是效果不佳,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没留下多少自己的东西”。
时间是花出去了,方法有点问题。导致东西学得不透,怎么吃下去的又怎么吐了出来,顶多留下点汁水,并起到饱腹的作用。长期下来,就有点营养不良了。
写作是学习的一个副产品。学得通透,自然就有一番自己的思想。有时候读到一本好书,习得了一个新理论后,大脑就像拧开一瓶刚摇晃过的可乐,文思止不住的涌出来。
一个哺乳期的妈妈,营养好,奶水才足。营养不良的妈妈,自身健康都是问题,何谈奶水。
我的学习,多靠阅读,也是上学时养成的习惯。每年下来,也能读上个几百万字吧。除了偶尔读书之外,大部分是公众号,现今的公众号什么类型的都有,想学什么,找个专业点的公众号关注一下,每天坐等更新就好了。
我关注了几十个看上去很专业的公众号,原意是利用起碎片时间学习。这些公众号也不负我望,不只占用了我的碎片时间,也占用了我很多业余的时间。这些公众号中有教英语的,有“每天教你一点心理学”的,有讲美国文化和法律的,还有讲科技的、美食的,甚至是风土人情的。
于是,每天的我看上去都很忙碌,我总是捧着手机在阅读、学习。半个小时学英语,在朋友圈打个卡,再用10分钟看篇心理学推文,10分钟看篇关于法律的,10分钟看篇科技的,睡觉前再看篇娱乐新闻——总得跟人有点接地气的谈资——可是几年下来,我别说成为专家了,小有所成都算不上,顶多算个擦边的业余爱好者,只好自己调侃自己,“只知其果不知其因”。
开始时,我把原因归结为是自己年纪大了,过了35岁,精力跟不上了,大脑也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灵活了,所以看完就忘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同龄,甚至年纪比我大的人,也在持续学习,而且他们的进步肉眼可见。他们不仅在聚会上,能头头是道地把学到的新东西讲出来,让旁人一听就懂,还能写公号,做自媒体,持续不断的做输出,还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这样恐怕我就不能拿年纪当挡箭牌,来解释我学习的问题了。

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同龄的现任学霸,她学习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她说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再忙每天也会看几页书。
每个月能看4-5本书,有的看得很细,一本书能看半个月,有的就是大概翻一遍,可能两三天就翻完了。
这些年来,光读书笔记就写了好几本。有时候想起什么东西,不用去找书,看笔记就行了,要点都在上面,比找书还快。
我突然想,会不会问题就出在这。自己虽然也一直在阅读,却没怎么看书,不过是公众号推给我什么,我就看什么。kindle里虽然时不时也买上几本书,可是基本上一年能看完一本就算多的。一两个月去一次图书馆,每次都把图书证可借的六本书借满,可是才顶多翻上几十页,手机里就收到还书提醒了,只好匆匆还掉。
阅读按照程度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精读、泛读和浅阅读。本来传统的阅读方式只有精读和泛读两种,这里多了个浅阅读,是网络自媒体出现后生成的一种比泛读还浅显的阅读方式。有个做学术的朋友,对阅读的这几种程度曾经做出这样的比喻:
精读就好比一个胃口好的美食家,会细细品尝每一道菜,直到把每道菜吃透。他们会细细品尝,慢慢咀嚼,品尝到能分辨出菜里用的醋是山西的哪一种醋,能辨别出做菜用的鸡蛋是刚生下来的,还是存了一段时间的,讲究的是钻研与深度。
泛读就好比一个正在减肥的吃货,好吃但不敢多吃。一桌子菜,每道菜只浅浅的吃上一口。吃得倒是热闹,但口味也杂,只能咂摸出大概的滋味,当时还能品评一二。过段日子,也许只能记起吃过哪道菜,至于菜的口味、做法只有个大概的印象了。
浅阅读则连吃的环节都没有,好比一个挑剔的饱腹者来到台湾夜市,面对美食,只肯抽抽鼻子闻闻各种小吃的香气,闻上去不错的,才有可能抽抽鼻子深吸一口气,闻上去没什么兴趣的,直奔下一家。别人问起来,当然都见识过,大肠包小肠、面线、芋圆、盐酥鸡……都挺不错呀。”
比喻恰当又精妙。手机上看的推文,的确很难重复研读,顶多觉得好的,点个收藏保存下来。写得再好再妙,想指望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像研读中学语文课文那样再逐字逐句分析?基本上不可能。
我之前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浅阅读,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可以算得上泛读。

浅阅读有什么问题呢?
1. 流于表面,只看抓眼球的部分,却错过了深度思考的部分。
经常看网络上推文的人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觉?看的时候速度很快,说一目十行也不夸张,有故事情节的多看两眼,有抓眼球的图片多看两眼,刷了几屏感觉没什么意思了就动动手指点右上角关闭页面退出。
文中那些总结性的、有深度的部分,往往也是文中最枯燥的部分,眼球会下意识直接略过。“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跟别人偶尔聊起来某篇10万+的推文,知道自己看过,可是讲的什么,推文的观点是什么,却又很难描述清楚。
2. 数量大,信息杂,留在头脑中的太少。
每天看的东西不少,香港暴乱关注一点,英国脱欧了解一点,哪些明星离婚了有绯闻了听说了,哪部电影现在票房最高了,哪个华人女性在好莱坞留星了,各种信息涉猎得非常多,但是如果让你详细就其中一个话题好好说道说道,却只能讲出一两句。别人问得多了?“链接发给你自己看吧。”
这就导致了热闹看得不少,但是没有与原本大脑里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没有真正吸收成为自己认知体系的一部分,也就很难再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 大脑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时间久了,疏于思考,容易退化。
看了太多不需要思考的东西,大脑深度认知的皮层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再加上如果平时上班,也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的话,大脑用得太少,自然就变慢了。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突然记不住东西了,一句稍微长点的话读一遍居然读不懂了,想象力严重匮乏到举一反三都困难了。
用进废退,大脑还真的是这样。
美国的大法官是终身制,大部分大学教授也是终身教职,他们不流行退休这一说。有大法官七八十岁还思路非常清晰的撰写判决书,八九十岁的教授写论文、出著作的一抓一大把。袁隆平将近九十岁了还在研究超级水稻。英国上议院被形容成“老年人的保育院”,因为议员终身制,八九十岁的老人行动迟缓需要有人照顾,可他们头脑不迟缓,比很多年轻人的思维都敏捷。

我们该怎么办呢?
读书。
公号可以看,推文很多写的确实非常精彩。但是一篇推文写得再详细再精彩,也只能从一个角度切入,描述某个问题。
我们需要系统的知识和信息,来帮助我们在大脑里构建完整的体系。
读书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在推文里看到某个非常感兴趣的主题,不妨找一本书看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书的一个好处是,它能够从背景描述开始,环环相扣地把这个体系描述得非常完整。

读好书。

根据国家新闻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出版新版图书255106种。这只是一年的数据。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报告称,2016年我国国民全年的人均读书量是7.86本。
先不考虑我们是不是拖了后腿,单说按照我们的精力,就算我们每年读书量是平均的10倍,一年将近80本,也只占出版量一个非常微小的百分比。我们需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阅读好书上面,这里好书的定义就是“对我们有价值的书”。
你是一个都市白领,可是突然对农业感兴趣,阅读了一本如何种植水稻的书,知道了水稻是怎么从一颗颗小苗变成大米,最终走上餐桌。这本书满足了你对农业的好奇,并且让你的知识体系里增加了对农业的认识,这本书对你就有价值。
你是个住在三线城市的普通人,从来没出国旅行过。你偶然间读了一本别人写的去美国旅行的游记。你跟随别人的脚步,去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和黄石公园,你看到大城市的繁华,也领略到了国家公园里自然景观的绚丽,你感受到美国的风土人情,也体会到美国与中国不同的文化。这本书让你增长了见闻,在心中从此埋下一个打算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种子,这本书对你就有价值。

精读好书。

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陈丹青说过:
我读的书少极了,更没有窍门。非要说,我的心得是读书不在多,而在反复读。喜欢的书总要读它几遍,才算读过,才能读进去。我阅读不会时刻寻找意义,我喜欢能给我看见的文字。
精读的作用是能够让我们真正把一本书嚼成碎片、吃透,并且完全被我们消化吸收。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书可以看,我就把仅有的几本书反复看,看到后来,甚至能记得住哪句话出在第几页第几行。书的每页都像照片一样印在脑海里,记得深刻,理解得也透彻,才能信手拈来地用。
精读可以调动我们大脑的深层思维,一边看,一边理解,一边思考,一边记忆。整个过程,大脑是充分运转起来的。只有配合了思考和记忆的阅读,才更能激发我们的大脑,让精读到的知识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

精读后要归纳和演绎

这也是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点。
先试着复述,如果我们看完一段话,看完之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给别人讲出来,那就说明至少你理解了一半以上。如果我们还能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举上几个现实中的例子,那就基本上算是理解大部分了。如果我们还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推论、甚至是提出驳斥的观点,这个学习的境界就更深了一步。
时间久了,我们不但学会了知识,也更会学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