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书,让我戒掉了游戏,放弃了安于现状

 集斯之韵 2022-05-05 发布于四川

以下为我的个人读书感悟,如果对你有所启发,请给我一些反馈。祝开卷有知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我认为它只是一本成功鸡汤学,不能给我带来多大的价值。然而当我看完这本书的简介,它成功改变了我的想法,首先这不是广告,我也不会插入任何和书籍相关的购买链接。

文章图片1

这本书的简介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 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 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 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 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 事物规律,你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

我看到这段简介的时候仿佛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的自己,比如急于求成,当我知道一件事要很久才会有效果的时候,就会不想去完成,而选择去做一些能立刻看到成果的事,比如打游戏,一会就能知道输赢;但是像锻炼阅读这种长期坚持能获得好处的事,我却很难坚持。我们更加满足于可以立即获得反馈的事,这就是即时满足而长期获得价值的事不愿意去做,这就是延迟满足

我目前是研究生毕业,从上大学到研究生毕业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几乎都处于一个混日子的状态。从大学逃课,旷课,打游戏,只是混到了毕业证,在专业方面机会毫无建树,也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开发,可以说这个大学上的几乎毫无用处,除了一个学士毕业证,我也曾觉得非常愧疚,也想过要进行改变。然而结果非常的显而易见,我努力了一下考上研究生之后,又是继续混日子,并没有作出任何好的成绩。

我不禁反思自己,是什么让我的耐心和毅力消失得一干二净,然而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依旧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我曾想去学习一些新东西,让自己的技能得到提高,不出意外的是我每一种学习都半途而废了,比如编程(Python)、配音、冥想、英语和PS等软件使用,我都学了个皮毛就没有再坚持下去。我想把这一些归因于我没有天赋,没有才能,但却又格外的不甘心。

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认知觉醒》,让我觉得自己或许不是那么糟,只是本能驱使我安于享乐,节约能量,让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可以改变的方向。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是延迟满足,如何看待自己现在毫无进步的学习状态,告诉我元认知,如何学习专注,如何深度学习,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等等。

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改变,这真的是一本让你醍醐灌顶的书。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我将从以下几点说明我的想法和感悟

  • 我们的三个大脑
  • 学习进步曲线
  • 元认知
  • 学习专注
  • 深度学习
  •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让我们一起打开正向学习的通道吧

我们的三个大脑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大脑分为三个区域的问题,如图所示,我们的本能脑和情绪脑都很强大,而理智脑却过于弱小,所以我们会安于享乐,趋易避难是本能决定的,是人的天性,所以我们不必那么愧疚

文章图片2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本能脑和情绪脑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会节约能量,以至于我们会更加趋向于及时行乐,做低能耗的事。最后我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而理智脑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克服天性,努力变强,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控制。理智脑强大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 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 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这就是我们容易放弃的原因,所以我们的每一次坚持都是强大的过程。然而打败本能脑和情绪脑并不简单,毕竟他们比理智脑强大百倍。因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那就是打不过就加入,我们拥有理智脑,不是为了取代本能和情绪,而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或者说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具体怎么驱动还需要自己慢慢探索!

学习进步曲线

我们学习之初都会有一种学得非常快的感觉,会觉得这些知识不过如此,很容易就能学会。此时我们的学习处于一个上升期。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进步非常缓慢,和以前那种提升飞快的阶段完全没法比。实际上我们的学习曲线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3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在我们经历一段时间的上升之后,会陷入瓶颈,此时会觉得自己的进展很慢,甚至不动,这个阶段就是平台期。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般就在这一步就停止继续了,停止学习了,以至于我们根本走不到下一个上升期。这个平台期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只有有足够的积累才能进入下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

我们一开始学习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这个方面一无所知,学习基础知识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会有触类旁通,让自己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而当这两个部分的功能丧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提升很难了。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等积累得足够多了自然又能进入下一个提升期。共勉!

元认知

元认知,这个词一听就很高级,有种高级感扑面而来的感觉。那具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我最初的理解是这样的,想象自己元神出窍,以上帝视角看自己现在的行为,然后思考对不对,这样是不是正确的

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都知道,如果开了上帝视角,相当于开挂了一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而是缺少观察的手段,你想象一个自己看着现在你的行为,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然而这一点只是元认知的一部分,具体的元认知是什么?请看下图

我们正常地思考,只是为了思考这个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从而达到认识一个事物的目的。而元认知最特殊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比如我们最开始认识一个水果的时候,比如红苹果,我们的普通认知会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进行记忆和判断,从而形成这个是红苹果的概念。

那我们的元认知需要多一层,就是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从形状颜色味道,这几个方面去思考,认识到自己思考的过程,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找出不足,比如为什么不思考气味,来源,是地里长的还是书上长的。这就是元认知的一个过程,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进行纠正

文章图片4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元认知的作用在哪里?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缺乏自我观察意识的人只能无意识地顺着感觉和喜好行事,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不自觉地追求眼前的舒适和简单,觉察不到自己当前的思维和行为有什么不妥,直到碰壁。

我们的本能就是会选择一些简单和舒适的事做,而且会找理由告诉自己这是合理的。元认知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我们理解到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弥补我们思想上的缺陷。

那么元认知如何进一步帮助我们呢,作者从多个角度说明了高级的元认知是什么样的,简单来说,元认知是让我们多了一个思考维度,也就是认知自己的思考过程。那么高级的元认知,要么就是从量上变化,要么就是质量上的变化。这一次是从思考维度的量上变化,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5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高级的元认知,要求我们想象出四个观察的自己的维度,分别是

  • 高度,可以理解成上帝视角,纠正现在的自己发生的错误
  • 深度,从底层逻辑解析自己的行为和思考
  • 未来,现在这个状态,未来会成什么样子
  • 过去,以史为鉴,可以避免愚蠢的错误

关于元认知,我个人的启发就是这些了,希望你也有所启发,并行动起来

学习专注和深度学习

专注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大脑和行为专注于一件事。用元认知来观察自己,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当我们不专注时,会发现身体和思想在做不同的事,比如吃饭的时候想着一会看什么电视,去哪里玩,写作业的时候想着游戏的画面。

这种常见的场景就是我们说得分心,很正常。但很容易形成的一个危害就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断下降。

我们小时候,专注的能力特别强,比如吃饭的时候会想着这个菜的味道很好,米饭有点甜,跑步的时候会想着我要跑得快一点,睡觉的时候会想着做什么梦比较好。

而当我们的年龄不断长大,脑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就开始身心分离了,开始做着一件事脑子里思考另一件事,我们的专注力也不断下降。如下图所示(来自于书籍插图)

文章图片6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我们为什么会分心,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没有吸引力,或者说过于痛苦想要逃避现实。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也很明显了,就是把思想回归当下,然而这并不简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尝试:

  1. 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工作,定义多久时间完成,写完多少内容
  2. 控制自己极度专注,让自己的思考进入到行动中,比如洗碗的时候思考怎么洗,有那些污渍
  3. 获得反馈,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或自我反思来实现
  4. 让自己处于拉伸区,也就是想要解决问题有一定困难的区域,不努力思考不能完成

如下图所示,我们要做到目标清晰,极度专注,获得反馈和拉伸区练习

文章图片7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其次,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比如我们的注意力是被吸引了还是主动投入的,现在的状态是分心的还是专注的,自己的练习量是足够的还是一般的等等。这些动作都会不断纠正自己的注意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其次是深度工作,我们应该听过一个叫做学习金字塔的模型,如图所示(图片来自于原著),深度学习就是处于主动学习区,我们通过讨论实践,以及讲授,能把学习效率提高到被动听讲的两倍以上。

我现在写读后感也处于一种吧自己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再传播出去的过程,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教授,但能否获得反馈是一个未知数。

文章图片8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深度学习在我看来就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新知识,并能传播给别人,让别人理解,做到这些就是深度学习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深度学习注重于输出,而浅层学习注重输入。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近知识体系这个词一直很火,尤其是在一些终生学习者口中。以前我学习的时候也热衷于去获得一个知识体系,因为有了这东西就像有了一个技能升级地图一样,你会了解到自己缺少什么,应该去学习什么。

然而慢慢的我发现这种知识体系只适用于偏学术的方面,或者只是摸一个学科,这种范围比较小的,而像个人成长的个人知识体系,并没有一个完全和自己匹配的,因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只有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最优的知识体系模型让我们选。比如我们看一本书没必要完完全全把这本书的内容,框架这些东西完全掌握,因为这是作者的思想,而不是我们的,我们看书应该去找对自己启发最大的,然后付出行动去实践这个启发

而知识体系也一样,别人的知识体系是别人的,和自己不会很匹配。一个能完全建造出自己知识体系的人,他的认知可能已经超越我们很多,我们硬搬他们的知识体系,会觉得行动起来非常困难,如下图所示:他人的体系往往不会匹配自己,在别人舒适区的东西,可能在我们的困难区,实践起来就会特别困难

文章图片9

来自于原书《认知觉醒》

言归正传,我们如何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说到体系,体系是什么?体系就是把一个个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网,这个网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观念,这就是体系的本质。

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用现在有的知识去关联我们没有的,逐渐把这个网扩大,比如你看到一个知识特别有感触,就可以想“这个知识可以用在我生活的哪些地方,或者还可以解释什么问题”。这就是知识关联的过程

这种感触也十分有意思,有很大的感触,代表这个东西在你的舒适区附近,刚好能与自己建立链接,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如果一种知识离我们特别远,比如我自己对一些艺术品毫无认知,我就很难找到触动点,把他们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所以说感触就是我们的筛选器,如果一件事你毫无感触,觉得特别困难,那么强行学习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的。有感触就代表我们可以解决这个知识的60%以上,只需要通过一些努力建立链接就好,当这些链接原来越多,你的知识体系也就扩大了。

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对自己有感触的信息保存下来,随后把它们转换成自己的文字,同时思考这个知识和原来知识的链接。

总结

这本书对我的最大感触在于让我明白认知不足才是导致我无法改变的原因。

而想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情况。我在另一本书也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打印件,如果不改变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大概率还是原样”(大意是这样)。

了解我们的大脑,可以明白自己安于现状是由于本能,了解学习进步曲线你会知道暂时的停滞只是为了后面的爆发,理解元认知你才能明白思想上的漏洞,专注和深度学习能让你学习效率翻倍,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最好的。

我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以下是我怕侵权问了一下作者得到的回复(求生欲点满)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