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觉醒》:苦学不如会学,巧用三重大脑,提升认知能力

 淡泊宁静致远斋 2020-12-26

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奥赛罗误会了妻子苔丝狄蒙娜,说:“她的每一滴眼泪都会变成鳄鱼,走开,不要让我看见你。”

莎翁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虚伪的感情。的确,鳄鱼流泪不是因为伤心,而是为了排除多余的盐分。鳄鱼是爬行类动物,只有本能脑,没有情绪脑,不能感知喜怒哀乐的情绪。只有具备情绪脑的哺乳动物才能感知情绪,比如大熊猫、猴子、狗。

而人类之所以比其它动物更有优势,是因为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人类虽然有理智脑,但是,力量却很薄弱。

大脑有大约860亿神经元细胞,有八成是本能脑和情绪脑。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安全和节能,养成了趋易避难、即时满足的天性。

所以,打游戏、追剧、暴饮暴食,这些即使享乐的行为都是人类的天性,人们的大多数决定都是出于本能和情绪,而不是出于认知能力。

《认知觉醒》:苦学不如会学,巧用三重大脑,提升认知能力

在《认知觉醒》一书中,作者周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本质的是认知能力的差异,因为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成长的本质就是让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做一个认知觉醒的人。

认知觉醒不是每天都有事做,也不是每天都很努力,真正的觉醒是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和时间做朋友。

《认知觉醒》从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概念中解读了人的认知能力,通过提升专注力、情绪力、学习力、行动力等具体的能力来提升认知能力。

学习是反人性的,因为人天生喜欢享乐。不过,我们可以利用大脑的天性,让理智脑指挥本能脑和情绪脑 “干活”,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一、在舒适区边缘学习,从困难变得简单

人天生喜欢呆在舒适区,凭习惯和感觉做事,因为,这样减少耗能,人更有安全感。所以,对于有难度的事情,人们不愿意尝试,选择逃避。

但是,学习新知识是有难度的,需要跳出舒适区,如何破解?拆解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就将目标从困难区转移到了拉伸区,而拉伸区在舒适区的边缘。

在舒适区边缘学习,减小了学习的难度,使人愿意尝试,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完成。而且,通过不断学习,以前感到困难的事情就变得不再难了,舒适区在不断扩大。在舒适区边缘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

《认知觉醒》:苦学不如会学,巧用三重大脑,提升认知能力

首先,要有关注点

在舒适区边缘学习的关注点越多,越细致,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关注点越明确,人的注意力就越高,精力就越集中。

比如练琴,不是非要练多少时间,也不是重复练习一整首曲子,而是将曲子分成几段,每段分成几个小节,重复练习每个小节里出错的地方,练好以后再练下一节,直到练完整首曲子。

其次,要专注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各自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一个词,回答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写下的答案都是:专注。

一个人的专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成就,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做事全身心投入的习惯,那么,他会显得更加聪慧。

人的注意力分为感受和行动两个部分,如果做事时身心分离,那么身体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身体在行动,但是却没有感受。

人在走神时,身体因为缺少了感受而无法及时形成反馈,动作就会变得没有知觉。比如下楼梯的时候玩手机,很容易一脚踏空摔下去。

再次,要学会关联

关联就是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联系。关联从本质上说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大脑中多个原本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产生了强关联。如果没有关联的过程,人就算有再多的脑细胞,也不会变得更聪明。

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候,因为关联了皇冠真假的问题,从而得出了著名的浮力定律。所以,关联是获得灵感,受到启发,强化知识的重要过程。

关联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上,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好奇心是无法关联的,就像一个主妇的手再巧,没有米是煮不出饭来的。

二、正向反馈学习,从枯燥变得愉悦

本能脑和情绪脑强烈的七情六欲是行动力的资源,但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天生喜欢手机、游戏、美食。如果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像沉溺于娱乐一样沉溺于学习。

脑科学家认为,持续正向的反馈是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科学的学习策略是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感觉在“玩”,而不是努力坚持,苦苦地学,这就是学习的技巧。

婴儿最开始学习说话时,就是直接模仿,从家人身边不断地获得反馈,从而感到说话的乐趣,而不是从拼音规则开始学习说话。如何在学习中形成反馈?

首先,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产出一个有价值的作品

反馈就是找到自己的热爱点,积极地去说、去写、去分享,这样学习才会感到愉悦而不是痛苦,能够坚持下来。

积极的反馈能带给我们成就感,让我们有继续行动的欲望,比如,学习英语觉得枯燥,可以模仿一段电影的英语配音,或者阅读英文原版小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产出有价值的作品,人就获得了成就感,这就用上了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动力,在理智脑的指挥下“干活”,有了愉快的动力,学习不再枯燥。

其次,要有耐心

缺乏耐心是人的天性,并不表明人品不好,但缺乏耐心的人容易半途而废。人们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事物的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如果我们知道复利曲线,做事就更有耐心。复利曲线的特性是: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曲线反应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数量的堆积最后发生了质的改变。

《认知觉醒》:苦学不如会学,巧用三重大脑,提升认知能力

再次,要有深度

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是听讲、阅读,主动学习是讨论、实践、传授个给他人。

通过听和读这两种方式学到的内容,最后在大脑的留存率只有5%和10%,而通过讨论留存下来的知识是50%,实践是75%,输出、传授是90%。通过输出、传授是最有深度的学习。

深度学习首先要获得高质量的知识,然后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释新知识,最后再输出学到的知识。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费曼技巧,学习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让不知道的人也能听懂。

通过深度学习能让我们获得灵感,多角度看待问题,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三、写出来,从模糊变得清晰

普通人是“知易行难”,道理都懂,就是不愿行动。其实,人在懒散不想行动时,往往是因为大脑处于模糊状态,不清楚如何行动,如何破解?写下来。

首先,写出阅读内容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回报,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级的成长。读书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当我们阅读《红楼梦》时,能感受各种各样的女性美;当我们阅读《三体》时,又仿佛亲历了宏伟壮丽的星体文明。

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作者的智慧,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在和作者交流,听他们传授高级的思想。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就能借助他们的思想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而很多人读书是在消遣,读完就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原因是没有写出来。只有通过写,才能将书中的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的知识,要写出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按照逻辑写出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其次,写下每日反思

反思是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进行复盘,审视自己的状态和目标,然后不断完善,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写下反思是为了审视自己的感受和思维,如果一个人没有反思,就会重复同样的错误,没有进步。

每日反思并不是每天都要反思,而是要长期坚持。之所以要写下来,是因为写出来会让自己养成反思的习惯,写和不写的效果大不一样,很多时候,差距就在这里。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通过每日反思,来达到不断提升自我的要求。反思也符合《刻意练习》中的原则,就是带着清晰的目标去学习。

反思的方法就是关注每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写下经过,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一个知识点或行动点。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几千字,反思可以提高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思是思考,是纠错,最终目的是为了变得越来越好。

《认知觉醒》:苦学不如会学,巧用三重大脑,提升认知能力

结语:

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好与不好时,就有了觉知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觉知的能力,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认知觉醒》就是告诉我们,觉醒的起点就是觉知。

亚里斯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大脑,做一个认知觉醒的人,提升自己感知世界,自我完善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