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指「指南」包括《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等。 传统观点怎么看?
头孢菌素属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原理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类药物具有拮抗作用,是故不能联合使用。 第 9 版药理学表示:繁殖期杀菌药和快速抑菌药联合应用时,由于快速抑菌药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繁殖期杀菌药抗菌活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杀菌药、抑菌药的常见药物及传统理论相互作用(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指南和临床实践给出了相反答案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等也都有推荐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将其列为有初始疾病、老年或住院的 CAP 患者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的选择之一。
是何原因?
如果仍然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有所顾虑, 那么也可以采用在给药顺序上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菌剂, 或在考虑有 BF(生物被膜)存在的情况下, 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一个足量的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办法, 或许不失为临床上的一种妥协之策。 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和《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中只对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 ICU、需入住 ICU 的重症 CAP 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时可选择某些 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如果是门诊治疗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口服抗生素单药治疗即可,无需联用。 此外,在没有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前, 这种有浪费药源之嫌的联合用药是相对合理的。但在获得 CAP 病原学结果以后,指南并不推荐将这种用法用于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编辑:飞腾 投稿:xiangfeiteng@dxy.cn 题图:丁香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