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肺炎,头孢联用阿奇霉素是否可行?

 jqw81 2019-09-04

图中所指「指南」包括《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等。

传统观点怎么看?


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快速抑菌药,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致细菌生长处于静止状态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过程停止。

头孢菌素属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原理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类药物具有拮抗作用,是故不能联合使用。

第 9 版药理学表示:繁殖期杀菌药和快速抑菌药联合应用时,由于快速抑菌药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繁殖期杀菌药抗菌活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杀菌药、抑菌药的常见药物及传统理论相互作用(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指南和临床实践给出了相反答案


然而,众多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两药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等也都有推荐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将其列为有初始疾病、老年或住院的 CAP 患者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的选择之一。 


不同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经验治疗(摘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

是何原因?


理论上起拮抗作用的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为什么可以联用呢?呼呼总结了众多丁香园站友们的观点,大概有这么几条原因:

  1.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所产生的效果受如患者病理生理状况、细菌种类、数量及毒力、药物用法用量及给药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并非等同于实际应用结果。

  2. 两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同,β内酰胺类主要分布在血液中,而大环内酯类主要浓集于肺组织。

  3.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细菌, 当生物被膜被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破坏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就能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将细菌清除, 两者联合相得益彰。

  4. 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军团菌感染比较有效,而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较强,两者联用能扩大抗菌谱,适用于经验性抗感染。

  5. 阿奇霉素具有独立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炎性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进一步修复受损组织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性状态 。

如果仍然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有所顾虑, 那么也可以采用在给药顺序上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菌剂, 或在考虑有 BF(生物被膜)存在的情况下, 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一个足量的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办法, 或许不失为临床上的一种妥协之策。

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当然,联用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以免产生耐药菌增多, 毒副反应增加, 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2015 版)》和《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版)》中只对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 ICU、需入住 ICU 的重症 CAP 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时可选择某些 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如果是门诊治疗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口服抗生素单药治疗即可,无需联用。

此外,在没有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前, 这种有浪费药源之嫌的联合用药是相对合理的。但在获得 CAP 病原学结果以后,指南并不推荐将这种用法用于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编辑:飞腾

投稿:xiangfeiteng@dxy.cn

题图:丁香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