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哲学与生态文学的融合及发展 ——2019 年“环境哲学与生态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首届亚洲环境哲...

 玉峰牛 2019-09-04

周国文 黄晓红  孙叶林

三、文学作品中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研究

人类自身是一种动物, 自古至今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能离开其它动物, 无数动物种类“参与”并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人类活动亦不断改变着许多动物的历史命运,并赋予它们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印度Haridwar B.D. PG 学院AshimaShrawan 指出, 人类倾向于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世界, 认为人类世界是高贵、善良的,而动物世界是贪婪、嫉妒、有欲望的,殊不知动物和人类这两个世界,一个反映了另一个, 认为人类对动物世界存在偏见。Mahishadal Raj 学院英语系Antara Adhikary 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认为以人为中心导致了生态空间的不平衡状态,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崩溃负有责任。

印度诗人帕德玛·德夫科塔从诗人与动物王国的纠葛入手, 分析了诗人是如何将动物作为叙事对象的, 认为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对动物王国的多样性和美丽的惊叹, 这种情感的纠缠让动物的狂野和危险转化为了人类的惊奇和尊重。印度理工大学拉特纳拉吉雅校区阿南德·夏尔马批判了一些门徒和科学研究者声称的人类的特征可以通过动物行为和进化过程来理解的这一说法,认为人类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人与动物的关系。

孟加拉国Rajshahi 大学Obaid Wali 对英语文学和孟加拉语文学中的动物意象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许多作者都会用不同动物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惰性, 象征性地把某些动物的角色与人类联系起来,以显示真实的人性,认为文学、文艺作品给人以思考,文学、文艺作品中的人与动物的关系阐述更应该给人以思考。Dhruva Karki 从电影《卧虎藏龙》和《龙争虎斗》出发,指出武术运动中蕴含着鲜明的动物风格,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容易给人一种动物冲动的心理作用。

印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Shrawan Kumar Sharma 从印度叙事文学《摩诃婆罗多》等作品出发, 指出人与动物的关系被创造性地运用到了各个方面, 文学中的动物被用来叙述人类社会和人性, 人类在生活中从动物身上获得了大量的实用知识和世俗智慧。印度学者MaitrayeeMisra 考究了阿米塔夫·戈什的作品《饿潮》,并结合《伊索寓言》《白鲸记》等作品指出,人与动物并不是天生对立的,而是可以和谐共存的。特里布纹大学副教授Saroj Koirala 指出契诃夫的《悲惨世界》和尼泊尔作家莱恩·辛格·邦戴尔(Lain Singh Bangdel)的《瘸子的朋友》 两部作品都把动物形象塑造成比人类社会更人性化的形象, 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赋予物种的荣誉, 但从动物批评的角度来看, 用动物“替身” 实际上是一种捍卫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

印度教大学Subodh Mahato 从基于对印度作家坦米尔的《一部分女人》《黑山羊的故事》两部作品的研究, 指出人类通过非人类的动物来复述真理, 从而以一种更加微妙的方式揭露了人类社会的虚伪。

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动物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经济价值就受到了衡量。印度mahishadal Raj 学院英语系DeepmalaMahato 借助普雷纳·辛格·宾德拉(Prerna Singh Bindra)编辑的《荒野之声:当代野生动物著述》(2010)一书阐释了大象在不同阶段受到的生存威胁。他呼吁人类应该整治不合理的旅游业和动物贩卖行业,更好地保护动物,保护其他物种。

四、 亚洲文学意象中人类与自然界之关系及儿童环境教育研究

一直以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看到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树木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非人类的自然生物, 而且在我们物种和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语言大学张华阐述了沃尔特·惠特曼、 约翰·缪尔和罗杰·迪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树木的朝圣之旅,从感官视角、 科学视角和文化视角三个视角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与自然会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尊重。

印度学者Narayan BahadurMagar 分析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环境意识,指出通过尊重自然界中每一种现象的存在来保持自然的自然性是《摩诃婆罗多》的本质;我们也应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启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纽约交通大学帕坦多校区的Rabi Shrestha 剖析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批判了阿尔萨斯中心论,指出人与非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自然联系。印度西孟加拉邦维德雅瑟格大学NirmalenduMaiti 基于斯蒂芬·奥尔特(Stephen Alter) 的小说 《夜色丛林》(In the Jungles of the Night)的研究,系统分析了人类对野生空间的开发和侵占是如何让生态失衡的, 证实了食人族不是自然选择, 而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结果,人类应该作出反思。

特里布纹大学哈里Adhikari 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美国作家亚当·曼斯巴赫的作品《快点滚去睡》和莫里斯·桑达克的绘本《野兽在哪里》 和大多数童话故事一样都使用了野生动物来驯服那些抗拒成人命令的孩子, 从而揭示了幼儿从小就对野生动物抱有恐惧心理的社会原因。

波哈拉大学的谢卡尔·波克雷尔(Shekhar Pokhrel)以作品《小红帽》为例探讨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指出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人类是天真的,动物是狡诈的,动物为了消灭人类而要侵入人类住区的思想, 而在这种人与动物关系建构的背景下, 儿童的认知从小就被挤压在人与动物的对立之中。

儿童的环境教育包含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是人与自然环境、 人与人关系中的一种自觉的内化行为模式, 它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北京怀特海科学技术研究院阎晓霞指出,保护、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深刻影响着儿童环境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最终将影响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 认为从儿童入手,注重环境道德的培养,是环境道德的形成、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

结论

新时代的环境哲学在世界未有之变局中重新梳理了人类的生存理路与发展脉络。人应该如何看待与动物的关系?人类应该以何种正确的方式看待森林?人类应该如何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些都是置身当代世界的人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19 年“环境哲学与生态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首届亚洲环境哲学论坛会议的举办,激发了来自不同国家众多学者的思考,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文史哲等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对于当今全球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人来源于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只有秉持自然之心才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及其所带来无止境的思考中继续前行。环境哲学必将与生态文学并肩前行, 呈现出一种新的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及亚洲地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收稿日期:2019-05-10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8 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人文社科振兴专项重点项目(2018RW08),2017 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伦理视域中的生态公民研究”(17BZX128)。

作者简介:周国文,男,福建宁德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黄晓红,女,湖北鄂州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叶林,女,云南宣威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