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能直观地反应身体的症状,是一个特别微妙的器官。舌头与内脏相联系,可以观察到体内脏腑的运行状况,学会舌诊大家可以自己筛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就医。 如何观察 观舌时,舌头要自然伸出,最好选择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正常人的舌体柔软灵活,颜色淡红,富有生气,舌体表面还铺有一层薄薄的舌苔,呈白色,干湿适度,舌底血管脉络粗细度适中且平滑,长度不超舌底1/2。各种舌相,反映人体的不同状况,看舌相,还要注意季节,判断时要做调整。 观察舌应该从舌质、舌苔以及舌底的血管脉络等几方面进行。其中,舌质包括了舌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度、软硬度以及表面裂纹情况;舌苔包括了颜色、润泽度、厚薄度以及是否有苔斑;舌底血管脉络主要从长短粗细进行观察。 伸出舌头的时候也要注意,应该缓慢伸出,不宜太快太紧张,伸出后放在嘴唇边上,尽量放松。注意舌头伸出时的形态其实也是对舌态的观察。 舌是脏腑显示器 舌与人体内脏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舌尖代表心肺,舌中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两侧代表肝胆。 *以舌中为中线,分为左边舌,代表左半身;右边舌,代表右半身。 观舌知五脏兴衰——气虚 1. 肺气亏虚——舌质淡 肺气亏虚的人,平素易于感冒,咳嗽无力,声音低怯。 上焦 1. 慢性咽炎——舌尖中部为咽喉; 2. 胸闷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胖,苔薄白,为心阳不足,心气亏虚; 中焦 3. 胃胀、纳差——舌中部凹陷为脾胃虚弱; 下焦 4. 腰膝酸软,下肢冷——舌根凹陷,为肾阳不足; 5. 妇科炎症——舌根腻苔出现在妇女身上,多有此证。 肺气不足,表虚不固。需补益肺气,用补肺汤加减。 用方处方 党参10g、黄芪30g、沙参10g、熟地黄10g、五味子10g、百合10g。 7剂,水煎服,日1剂 方 解 本方补益肺气,肃肺止咳,适用于肺气虚短气息促,咳嗽无力。 党参、黄芪、沙参:益气补肺 熟地黄、五味子、百合:益肾敛肺 2.心气亏虚——舌淡暗 心气亏虚的人易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 上焦 1. 胸闷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胖,苔薄白,为心阳不足,心气亏虚; 2. 慢性咽炎——舌尖中部为咽喉,慢性咽炎多见舌尖中部凹陷; 中焦 3. 胃胀、纳差——舌中部凹陷为脾胃虚弱; 下焦 4. 腰膝酸软,下肢冷——舌根凹陷,质胖,为脾肾阳虚。 心气不足,心失所养,需益气养心,用七福饮加减。 处方 党参10g、白术20g、熟地黄20g、炙甘草10g、当归10g、酸枣仁30g。 7剂,水煎服,日1剂 方解 上方补益气血,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气不足者。 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 熟地黄、当归:滋补阴血 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3. 脾气亏虚——舌胖白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上焦 1. 胸闷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胖,苔薄白,为心阳不足,心气亏虚; 中焦 2. 胃胀、纳差——舌质淡,为脾胃虚弱; 3. 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为脾气虚,脾阳不足,气血亏虚; 下焦 4. 腰膝酸软——舌淡,为脾肾阳虚; 5. 四肢恶寒,不温——舌淡,阳虚不达四末。 脾虚失健,生化乏源,需健脾益气,用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用方处方 党参10g、黄芪20g、白术20g、甘草10g、茯苓20g、白扁豆20g。 7剂付,水煎服,日1一剂 方解 本方益气健脾除湿,适用于脾气亏虚而夹湿者。 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茯苓、白扁豆:健脾除湿 4. 肾气亏虚——舌淡暗 主症——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 上焦 1. 气短乏力——舌质淡,少苔,心气不足; 中焦 2. 胃胀、纳差——舌中凹陷为脾胃虚弱; 下焦 3. 腰膝酸软——舌根略凹陷,肾阳不足,肾气亏虚; 4. 四肢寒冷——阳气不足,气血亏虚,四肢不温。 肾气不充,腰督失养,固摄无权,需益气补肾,用大补元煎加减。 用方处方 党参10g、山药20g、杜仲10g、炙甘草10g、熟地黄30g、当归10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 7剂,水煎服,日1剂 方解 本方补益肾气,适用于肾气不足之证。 党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 杜仲、山茱萸:温补肾气 熟地黄、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