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医生自己患病,除了与普通人群一样要遭受疾病的折磨,也是一次疾病模型的自我复制。以下,是我近期患面神经炎的生病体会和体验。 前不久,我面部肌肉出现症状前两天,先出现右侧耳后面神经管(茎乳孔)处的疼痛,医学文献显示大部分患者出现在右侧,我也是这一侧,呈酸胀感。两天后,同侧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从上向下进展,迅速出现全面部表情肌肉部分瘫痪。临床上,严重的患者可以完全瘫痪,表现为眼睛干涩不适,主要是眼睑运动障碍,不能自主的遮挡过强的光线和灰尘等,与对角膜和球结膜的保护作用有关,继而出现闭目不全,口角歪斜。 确诊面神经炎后,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在没有出现面部肌肉症状前,即耳后疼痛时,就能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迅速消除面神经水肿,减轻神经管对神经纤维的压迫。激素药物用量,一般泼尼松片,每日20~40毫克口服,疗程1周,耳后疼痛没有消失的,可以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急性期理疗也很重要,可以采取超短波或红外线热疗。恢复期通过针灸和按摩,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我还尝试了高压氧治疗,由于自身无法对照,很难评估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从理论上来讲,应该会起到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因为面神经炎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神经水肿后,神经管骨性管道对神经的压迫所致,缺血缺氧是其发展变化主要原因,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神经损伤的疗效是肯定的,所以我推测应该是有效的。甲钴胺片,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的疗效十分有限,可能只是起到了一点心理安慰的作用。经过以上治疗和处理,一周后,我的耳后疼痛消失,两周后面部表情肌瘫痪达到高峰,逐渐进入恢复期。 |
|
来自: 昵称5337194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