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之诸子百家一一囯学讲座摘要

 0004xiaolin 2019-09-04

李子:国学之“诸子百家”讲稿摘要

     今年7月份去黑龙江避暑度假进了了两场国学讲座。讲完后许多听众朋友似意犹未尽,建议我把讲座内容用文字形式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现整理如下:

    一、为什么要学国学?

    学国学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一生“三观”十分重要,“三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人与人之间(包括夫妻之间)“三观”不同是很难相处在一起的,轻则发生口角,重则会导致拳脚相向。所以,生活中无论是朋友还是夫妻“三观”基本大致要差不多,不一致或相差甚远,分手是迟早的事。

    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佛教中30年为一世(一代),“卅”字下面加一横为“世”;“界”,即人在田间画出两条竖线,代表田地分界,也是“井田制”的标志,表示古人对田地的重视;“观”,就是看法、认识。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宇”——上下左右的空间叫“宇”;“宙”古往今来的时间叫“宙”。对整个世界、宇宙的认识,决定了你的思想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更决定了你的处世待人的态度和方法。

    人生观——就是你对人生的态度和认识。是极积进取,还是消极人生;是热爱生活,还是悲观厌世;是努力奋斗,还是游戏人生;是无私奉献,还是不劳索取?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价值观——也就是值钱观。在你的头脑中什么“最值钱”?有的认为“权力”最值钱,有的人认为“名”最值钱,有的人认为“钱”最值钱,有的人认为“我”最值钱。总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每个人所走的不同的路。

     二、什么是国学?

     国学分:古义国学,今义国学;狭义国学,广义国学。

    古义国学一一治国之学。汉文帝时专门成立了“博士院”(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或中央党校)后改为“国子监”,是专门研究治国方略的机构。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国学”字样。为了加强大汉王朝统治,综合各家学说,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次把儒家推上了“神坛”。

      今义国学一一也叫中国之学、中国学问。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大量侵入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有识之士提出“拯救中国文化”。章太炎写了一本书叫《国故论衡》,第一次提出了拯救“国学、国术、国医、国画、国服”概念。今义国学,也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学问。

    狭义国学一一内容仅限于《四书》、巜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易经》、《诗经》、《尚书》、《春秋》、《礼记》。

    广义国学——主要指《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个库房分类的书籍的四门学问。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集40位大臣用40年时间编撰了《四库全书》,总计97036卷10亿余字。

    “经学”——经典之学。什么是“经”?“经”,古代织布机上有两排线,竖线叫经线,横线叫纬线。“经线”是不动的,是恒定的(只有纬线来回穿梭才能织成布),所以“经”代表原则、代表永恒;“典”,就是精典、典范。“经学”是国学的核心、灵魂。“经学”主要告诉人们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史学"一一记录历史之学。什么是"历史"?"历",指已经发生过的:"史",指记录下来的。读"史学"告诉人们怎样做事、怎样看事,怎样借古鉴今,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故有"顺时读经,逆时读史"之说。

     “子学”——诸子百家之学。读“子学”可以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思想、思考、思辨能力。所谓“诸子百家”不是指人,而是指“百种文章”。实际收入“子学”的也只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释家、兵家、农家、杂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诡辩家、小说家等14家。西汉末年学者刘歆把“诸子百家”区分为10类,其中九类是入流的、一类(小说家)是不入流的,故被后人称为“九流十家”。

    “集学”——诸家文章之学。除“经、史、子”收入之外的文章都收录在“集学”中。读“集学”主要是增强、提高人们的技艺。“集学”主要包括:礼、乐、驭、射、书、数、农、医、药、林、艺、术、文学、艺术等。

    三、春秋、战国与诸子百家

    要讲诸子百家绕𣎴开孔子。中国文眀历史在经历了夏、商两个奴隶制王朝后,大约在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到了西周时代已经是文明鼎盛、礼乐繁华的泱泱大国了。这个建立在3000年前的奴隶制王朝有三个突出特点: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大转折的时代,但这种转折比较平稳,只是到了战国时期才发生了急剧变化。在政治上,各囯都在求变法强国、网络人才;在学术上,社会贫富急剧分化,但也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大力发展。由于变革急剧,打破了原来文化为贵族专有的传统,学术、文化在民间得以传播。私家讲学风气兴起,孔子就出生在这样一风起云涌的时代(春秋晚期)。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鲁国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今河南商丘)的贵族,孔子父亲叫叔梁纥,是一个地方小官。叔梁纥与妻子施氏生有九女,只有一个跛足且智商平平的儿子。叔梁纥不甘心,后又与18岁的颜征“野合”生下孔子,这一年叔梁纥己67岁。

    孔子一生不幸,3岁丧父,16岁丧母、中年丧妻。因此,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一生以讲学、求官为己任,虽求官不成,但讲学确有成绩。孔子的学生大多是平民,虽“弟子三千”,但“贤人七十”。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分为八派,分别去各国传布孔子的学说。后来由孔子的学生曾子及曾子的学生子思二人共同根据孔子生前教学的言论整理出《论语》后,才形成了“儒派”。因此说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不为过。后来又由孔子的孙子——子思及子思的学生孟子(孟轲)继𠄘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荀况)发展了孔子的“礼、乐”学说,才形成了“儒家”。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荀子又创立了“德政与礼、法结合学说”。荀子的学说对后期主张“法治”的吴起、韩非、李斯有很大影响。

    孔子死后,墨家创始人墨子(墨翟)凸起。孔子主张“仁义、礼乐”治国,而墨子则极力反对、攻击“仁义、礼乐”治国,主张“兼爱,平等”。由于墨子出身劳动阶层,他的学说代表了“平民”、底层民众的支持,再加之墨子的弟子众多,形成了又一个大学派“墨家”,同时也是“儒家”的对抗、反对派。墨子虽然反对儒家主张,但他对统治阶级的文化十分重视,第一次提出“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来指导工作。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另外,从墨子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光学、力学、逻辑学等都有很深的研究,说他是中国光学、力学、逻辑学的奠基人也不为过。墨子死后,他的学生又分为三派前往各国传布墨子的学说。

    此外,春秋时期的法家管仲,兵家孙武(《孙子兵法》作者)、史学家左丘明(《国语》《左传》作者)也值得一提。他们的著作对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

    更应该重点介绍的是老子和他的《道德经》,老子名李耳,大约公元前573年左右出生于楚国苦县力乡(现在的河南周口或安徽涡阳一代),官为“守藏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东宫之师”(太子的老师。中国历史上有“东宫之师”称号的只两人:老子、屈原)。《道德经》原名叫《老子》,汉文帝时改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共81篇5162字,历史上韩非是第一个解读《道德经》的人,并用在治理国家上,所以韩非被命为"国师"。《道德经》古代被称为"帝王圣书"、"救世之书"、"万经之王"。《道德经》所以不如《论语》流传广泛,就因为《道德经》古时不允许老百姓看,为帝王、贵族专有。老子反对儒家的"仁、义"及"纲、常",主张"无为而治"、"遵道、自然"。老子为"道家"创始人。

    “道家”与“道教”没有任何关系。东汉时有个江州令叫张陵,不想当官了出家想自立一派,敬于当时老子的名气之大,自立门派为“道教”。

    战国时期继承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成果,使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贵族专政体系遭到重创,社会形成了“养士、礼贤”风气。各国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和统治,也能给于人民一些好处和民主。同时各阶层也都出现了本阶层的代言人,来反映本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这样,就出现形成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时代。

    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代表,他反对孔子、孟子的“仁、义”学说,主张用“礼义与刑法兼施”治国,主张等级制度。他的学生韩非发挥了荀子理论,脱出了儒家范围,强调“极端专制”理论,韩非成了法家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为秦国统一六国起到重要作用。

    由墨家学派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初步逻辑学”发展到战国时期,一部分墨家弟子成为了唯心主义辩论家,被称为“名家”,成为墨家的反叛者,如公孙龙等。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认为:马是“形体”;“白”是“颜色”,所以“白马”应该是“色彩”而不能算马。他否认物质的存在,否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把人的认识统一过程割裂开来,这就是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雏形。

    另外,战国时期在医学、天文历算、地理、农学、制器技艺、军事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都有较高的成就。特别在文学方面,屈原的诗歌为战国时期及后来的文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屈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出了《诗经》以后新的文学样式一一《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优秀作品,成为“楚辞”的奠基人之一。

    总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我国后代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各家学说在一定历史阶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