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挑战?

 天宝堂一山人 2019-09-05

今天,面对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哲学将可能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具有颠覆性的挑战。

原文 :《哲学面临的可能性挑战》

作者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郭继民

图片 |网络

“神经元算法”对自由意志的挑战

道德哲学建立在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此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证明。正因为人拥有自由意志与选择的权利,故而当人们在恶与善面前自觉地选择“遵循”道德律令时,方凸显其人格之伟大。然而,脑神经科学(神经网络)的最新成果论告诉人们,人类所自负的意志自由很可能是一个幻象,也许压根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表面上看,人们在自由地选择,其实在下判断之前,神经网络已通过各种“算法”(涉及遗传、文化、习俗及本能等综合因素)给出了既定答案。最终给出决断的看似自由选择、体现意志自由的几秒,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倘若意识真的是既定的“算法”,倘若人们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假象,那么,建基于自由意志上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岂非有颠覆的危险?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将受到何等的打击?

思考 | 哲学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挑战?

“生命永恒”对价值哲学的挑战

亚里士多德尝言,哲学起源于好奇与闲暇。其实,根底上,哲学产生之根源在于生命的有限性。然而,不远的将来人类则有可能实现“不死”。这个“不死”当然是逐步实现的:它也许肇始于史蒂芬·科特勒《未来世界》中提及的为残疾人解决行走问题的“智能化义肢”,进而发展到器官的3D打印、器官克隆,乃至通过更换坏死的器官来延长人的寿命;脑起搏器的出现,则让人振奋,因为它可能唤起沉睡的大脑,而非仅仅维持肉体的存在。未来的发展则可能让人震惊,当干细胞(克隆)、意识拷贝技术达到完美统一之时,生命将也许获得“永生”。倘若人之永生真正得以实现,人们势必将面临诸多问题:人还需要哲学吗?还需要宗教信仰吗?“不死的人类”将如何面对自我、面对世界?以往哲学家所谈论的人之价值、意义是否还有必要?传统的价值观是否有坍塌的危险?人类所厌恶、恐惧的死亡是否重新成为讨论的主题?

思考 | 哲学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挑战?

基因编辑对生命哲学的挑战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人们,自然生命靠长期的进化(自然选择)获得“升级”。然而,“就在21世纪曙光乍现之时,情况有所改变,智人开始超越了这些界限。自然选择的法则被打破,而由智慧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法则取而代之。”(郝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这里所谓的“智慧设计”主要是指基因编辑技术,人们可以通过编辑基因去设计新生命。基因编辑技术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假若成熟了的基因编辑技术失控,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首先,它使得生命具有了“可选择性”。倘如此,即便人们把生命设计得足够完美,然而这种未出生就被控制、被决定了的生命究竟又有何意义?其生命的独特性如何彰显?其次,基因编辑或生命设计“制造出”优良的人种,这势必导致诸如基因正义、社会正义问题,并极可能引发新的人种仇视或因捍卫人种(基因)而导致战争。又则,既然人类能控制、设计生命,哲学史上著名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儿去”的哲学难题亦将成为笑谈!

思考 | 哲学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挑战?

“脑机结合”对认知哲学的挑战

传统认知理论主要集中于方法论如认知前提、认知可能性、认知方式等问题的讨论。然而,面对现代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在即将实现的“人机接口”(BCI)技术面前,传统的认识论似乎同样面临着颠覆性的挑战。我们知道,传统的认识论带有先验哲学的性质,且必然地涉及意识问题。神经元理论告诉人们,人们的认知\意识不过是某种算法,虽然当前人们对具体的算法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然而,当下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可以利用核磁共振及电脑,对人的意识进行描绘,甚至可以将其“打印”出来;尤其令人惊异的还在于,通过“人机接口”(BCI),人脑(意识)可以联网控制机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足以让人脑洞大开。倘若,人们标榜的意识乃至自我意识不再是神秘之物,人的意识活动可以被认知、被打印进而被彻底“解读”出来,人将作为一个透明的存在,哪里还会有隐秘空间?人的尊严亦将何存?科幻的“盗梦空间”岂非将成为现实版的“意识互盗”?是不是将形成彻底的“意识控制”?

思考 | 哲学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挑战?

人工智能对哲学的全面挑战

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界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伦理、社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笔者仅就人工智能对哲学最具挑战的问题稍谈一二

其一,机器人(AI)的意识问题。假若机器人有了意识,那么人将如何看待有了“自我意识”(和情感)的机器人?假若人类由此联想到自身也终究像机器人那样由“算法迭代”产生,那么传统本体论乃至宗教信仰是否面临坍塌之可能?并且人类还要思索这样的问题:人类当如何与之相处?

其二,人与机器人的分野(界限)问题。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与机器人的“相似点”愈来愈多。一方面,人工智能(AI)的(类人的)“智力”日益增强,这使得AI在智力上逐步向“自然人”靠近;另一方面,借助于现代科技装备,自然人在多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使其在某种向度上带有AI的特征。在未来,一个身体植入各种模块与集成电路的“自然人”与“具备人的思维甚至情感”的机器人如何分野?人与机器的自我认同感又将如何?

其三,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的挑战。人工智能当然是算法,是建基于“二进位”(与非门)逻辑之上的程序,经过迭代、变换竟然具有了自我复制、自我学习乃至自我设计的能力,那么这势必导致人类自我认知的自我反思。假若未来人工智能真的具有“自我意识”,人类自我意识的“算法说”是否被坐实?诚如是,难道又回到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立场?假若算法是既定的,人类哪里还有自由可谈?如此等等,皆构成人类自我认知的难题。

也许,上述所论诸种挑战未必能如期兑现,甚或有“天方夜谭”之嫌——尽管不少科学家给出了时间的“奇点”;但是,快速运转的科技已然将人类命运推至此境,当今哲学工作者应及时关注潜在的可能之挑战,并展开运思、及时回应,以便未雨绸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