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类型及震级

 吾道有涯 2019-09-05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但这主要指的构造地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构造地震的主要原因。

        除了构造地震外还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通常发生在火山周围。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通常这种地震震级很小,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人工地震通常是核爆炸、化学爆炸等引起的地面振动,这样的地震的震级一般由爆炸当量的大小和爆炸的方式而定。

诱发地震是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如水库蓄水、石油和天然气采发、固体矿山开采等活动都可能诱发地震。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目前人类记录的最大地震在9级左右,如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2004年的印尼大地震等。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或破坏很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