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好了明理 2019-09-05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作者:赵辉)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中国正式进入有连续记载的真正的信史时代。而公元前841年至商朝时期属于半信史时期,期间的历史年代与历史事件只能通过各方面研究,逐步完善明晰。在这段时期,有一处地方,被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严重忽略与漠视,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盲点,制约了中国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发展。

在出土的一批西周青铜器中,众多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同一个地方:“古师”“古次”“古阜”。

【录尊】王令冬戈日:戲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古师。

【竞卣】唯伯犀父以成师即东,命戍南夷。正月既生霸辛丑,在坯。

【臤尊】唯六月,既死霸,丙寅,师雍父戍在古师遇从。

【帆卣】积从师,雍父戍于古师;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54年】

【雍伯鼎】王令雍伯鄙于古,为宫,雍伯作宝尊彝。

【伯雍父盘】伯雍父自作用器。

【穑卣】穑从师雍父戍在古师。蔑历,赐贝卅锊。穑拜稽首,对扬师雍父休,用作文考日乙宝尊彝。其子子孙孙,永福。戉。

【笱卣】笱从师雍父戍于古次。蔑历,赐贝三锊。

【穆卣】穆从师淮父戍于古阜,蔑历。赐贝卅锊。穆拜稽首,对扬师淮父休,用作文考日乙宝尊彝。其子子孙孙,永福。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经过笔者多方考证,青铜铭文中的“古师”“古次”“古阜”正是现今位于淮河流域的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古城是“古师”“古次”“古阜”的现代称谓,“古”名至少是从西周周穆王时期就沿用至今的地名。“古师”“古次”“古阜”最大可能是不同行政管理机构对古城的不同称谓,也可能是同一军事系统对古城地区不同级别管理单位称谓。如果读者对此还有疑问,有所怀疑,笔者将进一步证明,确认四方湖古城正是西周时期的“古师”。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从西周诸“师”的基本编制、驻扎地域、职事管理系统、土地构成要素及权力来源等方面来看,西周时期的“师”组织,既非“军事屯田”,也非“近郊国人”组织,而是周王直属的承担特定功能的具有军事组织和一般邑落组织双重特征的“军事功能区”、“于省吾先生注意到周代军队有“掌管土地农田、种艺、放牧、马政等各项有关生产方面的事务”的职官,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周代军队驻扎地呈点状分布的格局这一基本事实”(于凯)。于是才有了青铜器【录尊】铭文记载的“王令冬戈日:戲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古师”,这一西周王朝针对南淮夷的历史事件。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在四方湖古城遗址的西面,有两个名称特别的村庄:马路村和马场村。对于马路和马场名称的来历,当地纪实作家李焕俭根据实地采访当地传说,有过详细描述“马路村,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武王灭纣,分封诸侯,百里为王,屏藩周室,淝河北马路村东十余里地,就是诸侯国古向国。向国都城在今古城镇四方湖北岸。西周末年,王室衰败,诸侯坐大,弱肉强食,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兼并战争。为了防范他国侵略,向国的向王,居安思危,在都城西南设立西南营,在都城的东西部设立东马场、西马场,放牧繁殖骏马,操练骑兵队伍,巩固国防。操练骑兵,要修练兵跑马道。向王下令,征调民夫,修筑连接东西马场和都城的跑马路。马路村即是当年向王练兵马路和城西的首个驿站。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弱肉强食的诸侯兼并战争中,向国虽然灭亡,但马路地名却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西周时期的向国国都即是四方湖古城,也就是青铜器铭文中的“古师”。向国在春秋初期的公元前704年受到郑国、齐国、卫国的侵略被迫放弃向国之地,举国百姓一夜之间迁往东周京畿之地,“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左传》)

在笔者对向国的这段历史研究中,马路流传下来的传说与向国的失国情景,存在巨大差异与矛盾,让笔者迷惑不解。作为拥有骑兵军事力量的向国,怎么会没有做任何抵抗地放弃向国,举国匆忙逃离。通过青铜器铭文记载的解读与“古师”的研究成果,终于明白了西周时期的关于向国、关于四方湖古城的这段历史的基本情景。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向国因为处于西周领地与南淮夷势力的交界地区,向国的军事防御完全在西周军事力量的直接保护之下,是周王控制东夷与南淮夷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西周王朝的主要粮食产地。西周直接派遣周王掌控的王师驻守于四方湖古城,也就是向国国都,向国没必要也无需建立自己的军队。在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东周的军事力量削弱,王师也因各种原因撤离向国国都四方湖古城,向国也成为毫无军事防御能力的孤城。在受到郑人、齐人、卫人的进犯时,周桓王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只得将向国百姓举国迁往郏地。

四方湖古城的马路村,这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却是一个拥有丰富悠久历史文化的存在,穿越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延续至今。这才是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华夏民族文化力量的体现。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54年】这次军事行动,与四方湖古城的对应关系,在相关历史研究中,也同样得到印证。

“金文中含有古师和堂师的铭文,多涉及周与淮夷之间的战事其中“古”地该字在录钱尊、应尊中又写作“古丰”,郭沫若先生已指出该字即“古”字。从有关铭文中看,其地与“㝬”地接近,故可以由“㝬”地望来加以判断:金文中的“㝬',陈梦家先生以为即《诗经崧高》中的“维申及甫”之“甫”也就是周之“吕”地,地在今淮汝之间;而李学勤先生认为“㝬”即文献中的归姓胡国其地在今安徽阜阳。陈、李两说虽有不同,但都将“㝬”地视为成周之南的地域则是其共同之处。如此,则与“㝬”地接近的“古”地,也当在成周之南周人势力范围之中。“古师”的大致位置既已判明,则“堂师”的地望也应在此范围之内,该地之师当与镇守东土的“成周八师”有关。”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四方湖古城位于阜阳正东120公里处,与南淮夷交界,是西周政权控制南淮夷或东夷地区的两个重要的军事重地。《诗经·崧高》中的“维申及甫”中的甫,即《诗经》采集者尹吉甫,尹吉甫在西周后期长期驻守向国,负责南淮夷地区的赋税征收,取得了丰硕成就。尹吉甫采集的《诗经》作品,也正是来自于四方湖古城地区的花鼓灯舞蹈歌词,是四方湖古城地区劳动人民的文化智慧结晶。“诗皇甫作都于向”(《竹书记年》),“皇父孔圣,作都于向”(《诗经·十月之交》)。

周王朝的一次军事驻防,激发了华夏文明的四方传播

综合历史文献、青铜器铭文、历史传说、文化遗址、民间舞蹈、民间文化地名、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等多种证据,四方湖古城的马路村是西周周穆王时期驻守南淮夷地区的“古师”掌管放牧、马政的地方,马路村是西周政权与南淮夷军事力量对峙的结果。马路村的存在与传说,为四方湖古城的历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精确的历史内容,是四方湖古城丰厚历史文化的又一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