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智睿策划营销 2019-09-05

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转给大家欣赏。

作者:阿何

来源: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

还有几天就到9月了,这意味着2019年只剩下三分之一,你年初定下的目标完成了多少?

不少人一想到这个,估计都得羞愧地捂住脸,因为年初定目标时再怎么慷慨激昂,现在回头一看,每天的生活也只是上班下班、吃饭约会、玩手机睡觉,再无其他新鲜事可言。

如果你也是这样,觉得时光易逝,同时也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痛心,有一个经典的TED演讲必须向你推荐。

演讲者马特·卡茨(Matt Cutts)是谷歌的一名工程师,平时勤勤恳恳工作,由于觉得自己的生活实在枯燥乏味,他突发奇想,决定用30天的时间改变自己。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他给自己列了一份挑战计划,计划上面每一件事都坚持30天,看下自己最终是否能完成;

同时他还列了一个克服计划,决心用30天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短短30天时间,他就从一个只喜欢打游戏、上网的“宅男”,变成了一个热爱户外运动、热爱骑行,甚至登上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运动达人。

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短短30天内就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人生,如何才能在30天内发生改变?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他登上TED的舞台,为大家展示了这30天里他的经历与感受。

整个演讲只有短短3分半钟,却被评为“TED最精彩的13个演讲”之一,播放量数千万,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跳出原本的圈子,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挑战,用30天的时间去完成它,用30天的时间去养成一个新习惯,这不仅乐趣无穷,也足以改变你的人生。”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开始。每天只需一点点,或者你的生活从此就大不同。

01

“假期悖论”你中招了吗

不少网友都曾分享过类似的感受:

“读书时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慢,但工作之后,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眨眼就好几年了。”

心理学家克劳迪娅·哈蒙德曾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了“假期悖论”的概念:

假如你这个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去了游乐园玩耍,那么在你的记忆中,这段经历会比你上一个周末在家玩手机要强烈得多,哪怕两者所经历的时间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删减重复单调的记忆,而优先记住高峰体验。

人在读书的时候,每天都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或者和同学一起玩耍,所以感觉丰富多彩。

但出来工作之后,经过了前一两年的适应期,工作慢慢稳定下来,每天做的事情其实大同小异,生活也非常安稳,生活只是在不断重复。

哪怕时间依然平稳向前,但由于生活实在枯燥,你的记忆中根本没留住什么亮点,所以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所以,想要尽可能地“留住”时间,在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

也就是说,你必须尽可能地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丰富多彩的记忆。

马特·卡茨在演讲中介绍,他的30天挑战计划,有一项是在30天之内必须每一天拍摄一张照片。

他坚持了下来,回过头来看那些照片,发现自己依然清晰地记得,在这30天之内,他拍照时所处的位置,以及那一天做了什么事情。

用他的话来说:

“时间飞逝而过,岁月容易被遗忘,但你试着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段时间会更加令人难忘。”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就是简简单单每天拍一张照片,都让他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他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以前每天忙碌、重复的样子。

人活在世上几十年,如果只是劳劳碌碌过一辈子,未免也太浪费了,哪怕现实的压力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也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自己的生活。

上下班的路上,走一条以前从未走过的路线;如果总是熬夜,试一次早早入睡;试着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旅游……

人生=长度×宽度,我们没办法延伸长度,只能尽可能地拓展宽度。

毕竟,人这一辈子总共只有3万天,你是真正活了3万天,还是只活了1天,却重复了3万次?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02

“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名作家前往一间大学演讲,有学生问他要如何成为一位作家,这位作家笑了笑,这样回答:

“你今晚回到宿舍,打开电脑,打开Word,开始写下第一行字,你就是作家了。”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曾说过一句话: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人总爱设目标、定计划,但计划总是迟迟不能落地,不是纠结这个就是担心那个,最后啥事都没做起来。

马特·卡茨用他的经历告诉大家:凡事迈出第一步,你就已经胜利了。

他给大家提出的建议很简单:

“1、想一下自己在生命中经常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情;2、明天就开始做,坚持30天。”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如果你和那些成功的普通人比较一下,你会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差别,不过是“动手做了”和“没动手做”的差别。

但这一个细小的差别,引发了蝴蝶效应,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人的行为存在惯性,只要你开始了行动,哪怕这个行动再细微,也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马特·卡茨的30天计划里有一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他家离公司并不远,骑车上下班也只是20来分钟的事情。

这对于他而言难度并不算很大,于是他开始了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生活。

过去他总爱待在家里玩电脑、玩手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但开始骑车上下班之后,他越来越习惯这样的运动生活。

他开始尝试更多的运动,休闲时打球、游泳,还经常登山、远足……

他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他对运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最后他成功登上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从一个从不健身的宅男,到一个能登上非洲最高峰的健身达人,一切的开始,只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而已。

如果你始终拖着不开始干,那你脑子里想的永远是“要不要干”,一旦你开始干了,你脑子里想的就只有“我要怎么干好”它。

这样一来,你多干一点,就是离成功更进一步;你离成功更进一步,你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足,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

“如果有两位员工,一个有一流的执行力和三流想法;另一位有三流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想法,我永远都会选择前者。”

请记住,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而是做事的速度,凡事不要纠结太多,just do it 。

03

30天写完一本小说,难吗?

马特·卡茨的30天计划中最艰难的一项,莫过于——写一本小说。

但他并没有很慌张,他经过估算,一本小说大概5万字,30天内写完,每天只需要写1667个字即可。

所以,他开始每天写作,规定每天必须写完1667个字才能睡觉。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30天后,一本5万字的小说横空出世,虽然质量不算很高(毕竟第一次写),但他非常自豪,在演讲中开玩笑说:

“以后有了这本小说,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不用再说自己是‘计算机专家’,而是“小说家”了。”

一个人没有目标,肯定不能成功,但如果目标过大,让人觉得难以达到,那么只会让人心生畏惧,继而产生懈怠心理,最后干脆放弃了事。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个庞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达成的小目标。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一次就取得一个大的成功,但我们可以积累无数个小的成功。

李开复曾在书中聊起他和女儿的故事,女儿从小就很害羞,在学校不敢举手发言,于是李开复就想鼓励女儿举手发言。

他想了一下,和女儿商量说:“你每天举一次手,坚持一个月就能得到奖励。”

每天只需要举一次手,听起来非常简单,女儿自然而然就答应了。

一个月过去了,女儿轻松达到了目标;然后李开复又和女儿商量,“我们每天举两次手……”

这样一年过去了,到了后来李开复根本不用和女儿约定,女儿在课堂上总是抢着举手发言,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

所有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一旦被分解过后,解决起来也只是小菜一碟。

你想减肥10斤,那目标不应该是减肥10斤,而是今天少喝一杯奶茶、去健身房多练几下;

你想赚100万,不是想着自己要熬多少年才能赚够100万,而是想着自己要如何一步步升级,从优秀员工到主管,再从主管做到高管……

目标一旦被拆解,变成能够每天完成的小事情,那么能够坚持下来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正如马特·卡茨所说的:

“当我做些小的、持续性的变化,我可以不断尝试做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把它们更容易地坚持做下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坚持做小的事情,最后就会质变成大收获。

被称为“最佳演讲”,只有210秒,千万播放量,改变无数人的一生

以上就是马特·卡茨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主要就三方面:

1、人生的长度有限,记得拓展宽度。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2、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凡事不要顾虑太多,先做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3、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拆解目标。目标过大总会让人心生畏惧,如果能拆解成小目标,每天坚持完成,那么小成就就能累积成大成就。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总是哀怨自己的人生过于平凡,殊不知我们的人生,其实是握在我们手中。

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埋怨他人,却不知道毁掉我们的永远不是别人,只能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现在去改变,永远不晚,正如马特·卡茨在演讲最后说的:

“大家还在等什么?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未来的30天都是要过的,为什么不考虑你想尝试的事情?在这30天里,给自己一个机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