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崧舟: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

 老刘tdrhg 2019-09-06

1

1

1

说起教育,大家就非常羡慕有老师的家庭,你看,孩子在家都能接受到学校的教育,这不是明摆着比其他孩子要强么,哪里不会不懂的,家长当场就教会了。
或者觉得高知家庭的孩子生下来就天赋异禀,哪怕没有过人之处,家长这么有文化,怎么着都把孩子给教好了。
 
我们习惯把目光放在孩子知识学会与否上,毕竟去学校学的就是知识,考试考的也是这些。总觉得父母能在孩子知识掌握上助一臂之力那就是家庭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可不是嘛,这些家庭可能孩子送课外辅导班的钱都省了。
 
不置可否,这些父母确实能在孩子知识的掌握上给予很多帮助。但,这样的家庭能走出“别人家的孩子”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这点。

1

2

1

我们给孩子择校的时候非常紧张,不惜代价要给孩子选所好学校。选好学校的动机是什么?一是学校教育理念和家长的相符,二是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相对而言要好一些。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学校里的孩子,也就是我们自己孩子的同伴都是优秀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孟母三迁,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吗?
 
道理都懂,也尽力在做。但偏偏很多时候忘了从自身做起。要说教育,谁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同伴还是老师?都不是,是日日相伴的父母。
在商场时对服务员的态度孩子看在眼里,日常和人交流时的言行举止孩子记在心里。你就是孩子的模范和规则,你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不要奢望你在破口大骂后告诉孩子他不能这样,他就真的不会这样做。
 
于是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构成了一个家庭的氛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眼里高知家庭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原因。归根结底,孩子一直成长在一个大家都爱读书、爱学习,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家庭里,自身也就拥有了这种力量和状态。

1

3

1

单拿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说,家长都知道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真的很重要。但苦苦寻觅良方,却始终在自己家孩子身上不奏效。因为对孩子而言,书籍的诱惑实在大不过电视和游戏。
 
我通常给家长的建议就是,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看书。但这似乎比让孩子看书还难。家长说太忙没时间看,或者觉得自己都不读书了还看书干嘛呀,更多是觉得书好无聊,坚持不下去。
 
你看,家长都觉得这是一件无趣的事,却要让孩子去做,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其实阅读习惯培养起来真的不难,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坚持给孩子读书,家里父母有阅读的习惯,当孩子看到窝在沙发上的父母在看书而不是看电视,他也就不会想到去开电视。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有了阅读的习惯。

1

4

1

所以父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远比教会孩子几道题目重要。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身的事,题目不会,自然有专业的老师可以询问,但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为人处事方式却是其他人爱莫能助的。
 
家庭能带给孩子的一定比学校更多。手上的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这是教育。和他人沟通友善有礼貌,这是教育。做事细致认真,会管理时间和情绪,这也是教育。道理跟孩子说过就可以了,他不会因为你讲得多而有所改变,却会因为你在努力也学着不放弃。
 
以身作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教育方式。别说,去做。

招募令丨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欢迎你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