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鉴别点】 边缘有刺毛状细锯齿;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 伪品杨树叶没有刺毛状锯齿,板栗叶有刺状锯齿,但没有网脉。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的总量不得少于0.60%。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基源】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鉴别点】 黄丝郁金大多出口,国内市场少见。温郁金(黑郁金)外皮细皱紧贴,断面深棕至黑色,价较高。国内市场大部分是桂郁金,表面和断面都是浅棕色。 麻皮郁金断面像温郁金但细长、表面纵皱成褶状,价格便宜。加强监管后现已少见。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用法与用量】3~10g。 【注意】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基源】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鉴别点】 切面皮部黄白,形成层环浅棕,木部淡黄。 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嚼到最后嘴里有一团嚼不烂的纤维。若口尝味淡或无豆腥味者不是正品。 黄芪饮片以直径1.5cm以上的圆片、瓜子片为好。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020%。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基源】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鉴别点】 按药典,荆芥的来源包括茎、叶和花穗,但实际上来货都是茎叶为主,花穗很少或没有花穗,荆芥穗价格高于荆芥。 由于饮片切制后要过筛使药洁净,同时也就将绝大部分碎成粉末的叶也筛掉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荆芥几乎都是茎了。 荆芥的茎基本是方形,但靠近底面的一段(10cm左右)却是圆形的,所以在饮片中见到少许圆形茎也属正常。 但圆形茎占了饮片一半或更多,那就是明显掺假了。曾见过有用圆茎多叶无香气的饮片冒充荆芥。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30%(ml/g),胡薄荷酮不得少于0.020%。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基源】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鉴别点】 白芍劣品不少,熏硫过度片色特白,酸味明显。 陈货存放太久,片色深或呈棕褐色。 提取残流切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干枯,味淡。 细的芍药根趁鲜切片(不煮不去皮),产地叫“黑白芍”,切成饮片充赤芍或白芍,价格便宜。 白芍饮片过去分杭芍(先刮皮后煮)、亳芍(先煮后刮皮),现在加工方法都一样(煮透与粗砂同置电动滚筒内摩擦去皮),已无区别。还有趁鲜切片的,片面弯翘不平。 本品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2%。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6~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基源】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鉴别点】 前胡个子根头上部有“蚯蚓头”和毛须(纤维状叶鞘残基)、下部支根与主根常呈一定角度,表面横向皮孔明显。 水分不得过13.0%。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基源】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鉴别点】 石菖蒲的伪品主要是水菖蒲,以粗细区别:石菖蒲直径0.3~1cm,水菖蒲直径0.8~2cm。 石菖蒲的气味是质量的标志:掰开一片嗅之,有很好闻的清香气,越香越好。 尝一下应该是味苦、微辛。不香不苦的不收,水菖蒲也有类似香气但味辛不苦。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基源】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鉴别点】 川芎有浓郁的药香气,味苦、辛、微甜、气味越浓厚越好,越淡薄越差。 苓子是川芎基部茎节,是川芎的繁殖材料。药典规定川芎是根茎入药,个子形状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苓子历来不作药用,偶尔有之也不应超过3%,故认为属杂质超标,拒收。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基源】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鉴别点】 葛根纤维性强,味苦,干燥品含葛根素不得少于2.4%。 【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用法与用量】10~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基源】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鉴别点】 青翘、老翘(又叫黄翘)统称连翘,青翘带种子质优价低,但容易掺抢青货(提前采收不成熟的小果,长1.5cm以下),带枝梗较多。 秦连翘个小,外表面没有突起的白色小斑点。常掺在老翘或青翘中。 连翘提取后用稀双氧水处理加工,颜色变浅似老翘。质脆易碎,味淡。 紫丁香果实是木犀科植物紫丁香干燥成熟果实。曾冒充连翘,现在不多见了。较连翘瘦小,外表面没有纵沟和白色斑点。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连翘酯苷A不得少于0.25%。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6~15g。 【贮藏】置干燥处。 ![]()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 (1)中国药典 (2)饮片验收经验 王满恩 赵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