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前的教室,居然长这样!

 李_星雨 2019-09-06

转眼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都说十年寒窗,在这十多年间,我们换过大大小小的教室,在这里汲取知识、挥洒青春。

那么,你知道古往今来,教室是如何演变的吗?今天,小U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周时期:

那时的教育机构称为“辟雍”,是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这就是教室的雏形

春秋时期:

“万世师表”孔子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

相传当年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称之为“杏坛”。如今,杏坛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汉时期:

官学正式创办,由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

私学也进一步发展,经师大儒往往自立“精舍”、“精庐”

开门授徒。

此时,室内开始有了专设的讲台席和学生坐席。

而竹简的出现又使教学装备更显丰富,可以说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室”。

唐宋时期:

最早的书院是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是独立的教育机构。

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这时书院的教学配置更加完善,布局主要适用当时讲学与自由研习式教学方式,笔墨纸砚开始成为教室里的标配。

清朝末期:

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光绪皇帝下诏废科举、兴学堂,传统儒学教育开始向新式学堂教育过渡,书院逐渐变成学堂。

授课制教学淘汰了以诵读为主的讲学,这时候,教室教具的巨大改变,黑板出现了,课桌椅的排列布局也与现代更加相似。

民国时期:

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学前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两次学制改革也开始重视女子教育。

六七十年代:

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一般技术学校、工艺学校

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九十年代至今: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室越来越宽敞,设备越来越齐全。

信息化、现代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室在功能上也逐渐被细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