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课堂

 真友书屋 2015-09-10

我国古代教育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春秋时期,私学兴起。至此官学与私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在漫长的中国教育中,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学堂演变经历了私塾、书院、新学堂、学校等的交织更替。


古代官学由朝廷或地方政府举办和管理。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分别由朝廷和地方举办和管辖。官学又名国学,始于西周,汉代完善,唐代繁盛,明代枯萎。分三类:一国家最高学府,如国子监;二专科学校,如唐代书学、算学、律学等;三、贵族学校,如唐代弘文馆、宋代宗学。图为国子监。

图为辟雍。是古代官学中的一种:贵族学校。这所为教育贵族弟子设立的大学宫,四周有水,形如璧环。后也是官员、学生听讲的地方。

古代私学是非官方举办的,主要供平民子弟所入的学堂。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当时规模最大的是孔子私学,还有少正卯的私学。孔子教学是开放式的,课堂都没有围墙,廊前杏花开,老师弹琴,学生诵书,不相干的人还可驻足旁听。图为孔子授课。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私塾的存在是私学中所有教育形式中历时最久的。私塾又称学塾,蒙馆、学馆,古代儿童启蒙教育机构,均为私人所办。学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注重背诵记忆,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主。在清朝时期广泛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私塾才逐渐消失。图为一家学塾。

书院是私学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发展于宋代,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于五代末期基本形成,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分官私两类,主要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存在了1000多年,1901年后改制为学堂。图为商丘的应天书院。

在古代教育发展的长河中,书院也经历了起起落落。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明朝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图为宋兴之初最著名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

清朝刚建立时,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余悸,继续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图为宋兴之初最著名的四书院之一庐山白鹿书院。

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图为登封的嵩杨书院

图为古代书院授课。书院授课形式相较于春秋时期更稳定了些,众人有各自的桌椅,或相聚于庭院或在室内,共同学习。

20世纪初,晚清政府掀起一场重大的改革,即“清末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兴新学。从1901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堂,全面普及新知识。图为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提出的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

20世纪初,晚清政府掀起一场重大的改革--“清末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兴新学。从1901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堂,全面普及新知识。图为洋务运动中的新学堂。

图为晚晴新政下,清末民初的学堂。

辛亥革命以后,学堂虽然改制为学校,但是部分私塾依然存在。图为民国时期的私塾。

辛亥革命以后,新学堂逐渐改制为学校。图为民国时期师生上课。

解放初期的寺庙小学堂。

20世纪六十年代的小学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小学校。

如今的课堂,宽敞的教室,光滑的书桌,便利快捷的多媒体教学。

如今的多媒体教室!


再来看看不同年代的老师




50五十年代:物质贫乏,精神富有


关键词:又穷又容易得肺病 、月伙食8元、穿长衫上课、村里孩子都找老师起名字

那时还是解放初期,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好,学校没有房子住,有的老师在学校图书馆空置的小单间里面住宿。自来水是肯定没有的,需要用水,当时都在集体食堂开饭,每个月交8元钱,可以管一个月的伙食了。虽然只是8元,但是相对于他们一个月28元的工资来说还是一笔大开资。

影像记忆:50年代的老师们



50年代小人书《亲爱的老师》


老师在豪言壮语前的合影


风华正茂的教工篮球队


50年代的小学老师


60六、七十年代:臭老九的悲惨记忆


关键词:嫁鸡嫁狗不嫁“臭老九”、穷、老师害怕学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在各行各业里被排到了第九,仅次于乞丐,故而有了“臭老九”的叫法。甚至会辱骂老师,“宁可嫁鸡嫁狗,也不会嫁给一个满口粉笔灰的臭老九……”之类的话语。特别在墙报上描写了这个故事,并取标题为《女营业的玻板》,以影射教师在当时社会的低微地位。

影像记忆:60、70年代的老师


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中成立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批判校长。


清华大学批判反动学术权威


南京大学批判校长匡亚明


80八十年代:有什么比教书育人更神圣?


关键词:教师节、歌颂教师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教师突然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人”了,而且是一个“高尚的人”了。春蚕、蜡烛再度被记起,奉献、付出重新成为主流。它把一批人从社会底层救起,让他们完成了“臭老九”到英雄的蜕变。这个时期,以歌颂教师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开始大量出现,无论是80年代初的《苗苗》,还是反映80年代优秀教师的《烛光里的微笑》,都给那个时代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教师印象。老师们高尚、敬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影像记忆:80年代的老师们



电影《苗苗》1980年


年轻女教师:王双玲(宋晓英饰)


优秀教师代表进入庆祝教师节大会会场


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教师节


90九十年代:在经济浪潮与教育观念的夹缝中求发展


关键词:”下海“、“保鲜”、充电

俞敏洪就是一个例子,一个下海17年的教师。这个时期的学生接触的东西也逐渐增多,知识面不断扩展,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作为教师,稍一放松你就有可能跟不上他们了。你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入地去了解孩子,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最快地接受新事物,换句话说,你得不断地给自己“保鲜”、充电。

影像记忆:90年代的老师们



老师正在备课


龚克在清华大学给同学上课

如今二十一世纪:教师走下神坛,更加接地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