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建社会的“官学”“私学”和“私塾”是怎么回事?

 中土闲鹤堂 2019-11-07

中国古代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教育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教育事业有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

一、官学

1.中央官学

官学又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汉文帝采纳董仲舒的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京都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的“五经”,是封建中央官学的正式开端。

嵩阳书院(国画)

太学的教师由博士充任,学生称作博士弟子。西汉成帝时,太学学生有3000人,到了东汉顺帝时曾多达3万多人。

西晋初于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专门招收高官贵族子弟入学。

唐代承袭隋制,在京师设国子监,管理学校教育,中央官学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另有培养专门人才的律学、书学、算学等。

国子学(监)这一名称一直延用到明清,但招生对象不再限于贵族官员子弟。

2.地方官学

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开始于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创办学堂,汉武帝时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东汉郡国学更盛。

白鹿洞书院

其后,各封建王朝都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办地方官学。明清时省以下行政区有府和州县两级,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

教师则有不同称号,明洪武二年(1369)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皆设训导佐之(府学4员,州学3员,县学2员)。明代初年,全国学官达到4200多名。

封建官学以培养封建官僚为目的,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材。

同时,从中央官学到地方官学,并不单单是学校,而更重要的教育管理机构。

开封贡院(科举考场)旧址

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官学又日益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因此,官学的教师也不是单纯以教学为职业的人,而是一种职官,是封建王朝官僚体系的一部分,除早期的博士由名流学者征聘者外,后来的教官一般都由政府任命,有一定的品级和俸禄,而且他们也很少长期从事教官工作,往往在不同职官中升调迁转。

二、私学

两汉的一些名儒,往往自立“精舍”,“隐居教授“,讲授经学。

他们学有专长,吸引力很强,及门弟子和著录的门生常有数百数千人。求学者也不惮背井离乡,远行千里,负笈寻师。

孔子讲学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儒者聚徒讲学外,讲授玄学、佛学、道学和进行科技教育,已成为私学的内容。

唐末开始出现书院,宋代书院大兴。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地方郡守,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由知名学者讲学其中。

南宋的书院重开自由讲学之风,教学以自学、共同讲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

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内容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也议论时政。

这种私学性质的书院不属于官学系统,也不受官学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束缚,对活跃和发展学术思想起到一定作用,书院的教师有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三、私塾

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有一类私人办的学校,叫私塾,包括官宦人家请来先生教家中子女的家塾,教书先生自己开书房招收学生的私塾,由氏族祠堂或行业办的私塾,还有村里几户人家合请先生设馆教子弟的村塾等。

私塾教育可分启蒙、读经、举业三个阶段。启蒙主要是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举业则是为应科举考试教学八股文。

《中国私塾史》

私塾的教书先生大多是没有考中秀才、举人,不曾发迹的落魄读书人,其中也有一些像蒲松龄那样有才华的饱学之士。

在宋元明清时期,私塾在城乡大量存在,实际上成为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体,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一般都是经过私塾教育的,而远比官学教官为多的大量私塾教师,则是真正以教育教学为职业的人,可以说是现代教师的前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