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传达了一个思想 就是佛本是道

 魏子文献 2019-09-06

西游记中描写了大量的妖魔,如同人间有善恶一样,每个人都有行善作恶的可能,到底作恶还是行善,就看自身的修为与自我约束力,还有自身对社会强制力的反抗力度与认同程度。自己和社会约束不了,就可能作恶。


判断妖魔的标准:

一、是否是正道的,是否是属于佛教还是道教,还是那个正宗的教派;

二、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善的、美的,而妖魔则是丑的、恶的;

三、在还未达到佛或者道的一定层次的时候,正在修炼中,也称作妖。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是先得道,后成妖,最后成佛。红孩儿,得道成妖,后被观音收入佛门。有的先入佛门,后成妖,最后又收入佛门。如大鹏。


有些道家人物,后来成为妖,最后又被收入道家门内。这些是成不了佛的人物。有极个别人物似乎佛道兼有,这些人物很特别,亦正亦邪,似乎有那么点“妖”性。纵观全书,似乎是:得道容易,入佛难。可能心性难修吧。从道到佛的单向通路,似乎显示了心性的问题。入道之人,因心性问题,而成妖。也就是心魔。


“道是修行为,佛是修心智”。

所谓的妖、道、佛本是一体,只是不同的修炼结果。

凡人想得道成仙就得克服心魔不断修行,但心魔也会日益膨胀,若是控制不好,便会沦为妖孽。

虽说有朝一日得道飞升,还会受尘世诱惑。

而佛讲究修心,无色无欲,四大皆空。

视风尘一切为无物,这样的心界真不易做到,可以说佛界比道界还要高一等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