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6作者:论坛报消化·肝病资讯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是,有证据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在“第十九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大会报告中对此进行了解答,报告内容整理如下。
会上,庄辉院士首先介绍了两份国际权威文件的推荐意见。201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乙肝疫苗立场文件(《流行病学周报》)指出,应用3针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对预防所有临床型和慢性HBV感染的效果至少可持续30年;细胞免疫试验结果提示,加强免疫后无体液免疫记忆应答者,并不一定对HBV易感。2018年1月12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关于预防HBV感染的建议指出:新生儿、青少年或成人期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免疫状况正常者,通常不需要加强或再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那么,应如何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期? 庄辉院士提出要从以下4方面进行全面评价:① 检测乙肝疫苗接种者的抗-HBs,对抗体阴性者加强一针乙肝疫苗,检测抗体是否转阳(大于≥10 mIU/ml),评价其体液免疫记忆应答率;② 调查乙肝疫苗接种者的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转率(抗-HBs阴性,抗-HBc阳性,为既往感染,已清除HBV);③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年龄人群及不同出生队列的抗-HBs和抗-HBc流行率;④ 检测乙肝疫苗接种者的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美国阿拉斯加乙肝疫苗初次免疫(1981年接种乙肝疫苗)有应答且后未再接种乙肝疫苗者,随访30年结果显示,抗-HBs<10 mIUml者,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抗-HBs≥10 mIU/ml者占83%~100%,不同年龄组和初免后不同抗-HBs水平组之间免疫记忆应答率均无显著差异。 美国另外一项研究筛查了159名年龄为18~60岁、接种乙肝疫苗10~20年以上(1981年接种乙肝疫苗)的医务人员,加强一针疫苗后,抗-HBs≥12 mIU/ml的比例为86%~100%。
多项随访研究数据均表明,乙肝疫苗初免后30年仍然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香港一项研究对新生儿乙肝疫苗初免(1983年接种乙肝疫苗)后连续随访30年,HBsAg和抗-HBc阳性率均无明显增加;对中国启东农村人群实施乙肝疫苗(1983年接种)免疫后随访30年,13~17岁(1996~2000年调查)和25~30岁(2008~2012年调查)疫苗组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6%和1.83%,对照组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3%和6.73%,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国台湾30年随访数据表明,接种者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均无明显增加;中国河北正定县乙肝疫苗初免后31年,接种者的HBsAg及抗-HBc阳性率均无明显增加。此外,来自赞比亚的21年和30年随访研究也得到相似结果。
庄院士列举了两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泰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免疫规划,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岁、2~4岁、4~6岁、6~8岁、8~10岁和10~12岁儿童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均无明显增加。 对2005~2007年中国台湾小学一年级(7~8岁)儿童的HBV流行率调查研究表明,2005年份(1997~1998年出生)、2006年份(1998~1999年出生)和2007年份(1999~2000年出生)3个出生队列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
长期HBV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证明,无论抗-HBs水平如何,儿童或成人初免后的保护效果至少可以维持32年。 美国一项研究对44例于1981年接种过血源乙肝疫苗者随访32年,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流式细胞微珠阵列试验进行特异性HBV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显示,抗-HBs≥10 mIU/ml组和抗-HBs<10 mIU/ml组的HBV特异性细胞应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细胞免疫研究提示,对加强一针免疫后缺乏体液免疫记忆应答,并不一定表示这类人群对HBV易感。对此,庄辉院士提出:① 判断有无免疫记忆,以往以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15天检测抗-HBs≥10 mIU/ml为标准,但有些接种者在15天后抗-HBs升高;② 动物攻击试验表明,只要检测到抗-HBs即有保护作用;③ 有些初免者于加强免疫后抗-HBs<10 mIU/ml,但有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说明有免疫记忆;④ 对加强免疫后抗-HBs<10 mIU/ml者进行随访观察,未见HBsAg阳转。 美国一项研究对5名抗-HBs<10 mIU/ml的乙肝疫苗接种者加强一针疫苗后的免疫记忆应答进行随访。结果显示,加强当天无抗-HBs阳转者,仅1名接种者加强后19天检测抗-HBs为17 mIU/ml,其他4名加强后12天、10天、10天和11天时检测的抗-HBs均<10 mIU/ml;但加强后26~30天时,所有5名接种者的抗-HBs均大于10 mIU/ml。 一项黑猩猩HBV攻击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为9 mIU/ml的2只动物均未发生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以及未接种乙肝疫苗的2只动物均发生临床型乙肝。因此可见,只要可以检测出抗-HBs,即使水平<10 mIU/ml,仍然有预防效果。 2011年11月,预防病毒性肝炎理事会(VHPB)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会上指出,评估接种乙肝疫苗后的长期预防效果,仅监测体液免疫应答是不够的,细胞免疫应答持续时间更长。
(中国医学论坛报 徐嘉惠 整理 庄辉 院士审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