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课堂一点“空隙”

 江山携手 2019-09-06
于鸿丽

    近日,学校组织日常教学常规检查。老师们为了准备课真是费尽心思,老师、学生都像加满油的机器,在高速地运转: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文本的阅读感悟、精彩语言的品味、课外知识的拓展、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在“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支撑下,课堂快节奏、大容量、设计得“密不透风”,让一直听课的我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又目不暇接。一节节课听下来,感觉很累,也更深刻体会到当下学生的不易。

    静下来心来想,每一节课学生“吃的”很多,但是“吸收”得怎样,实际效果又如何?

    试想,一节课只有45分钟,当这45分钟被“肢解”成若干琐碎的环节,而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将预设的东西按照既定的程序全部“走一遭”的时候,那么,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内容,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像“鸟儿曾飞过,天空却没有留下痕迹一样”,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完成了一个教学过程。而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会”之间,还有一个必须跨越的鸿沟,那就是学生理解、消化、接受、巩固的过程。但由于我们的课堂设计过密、过紧,我们往往难以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消化、学习的时间,否则就不能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设计的学习任务。于是,课堂上,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随团旅游”——蜻蜓点水般做个匆匆的过客。于是,尽管设计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学习形式,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往往三两分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成果的交流展示。学生呢,俨然成了陪老师互动、活跃场面的“玩偶”,大多数学生云里雾里,懵懵懂懂,真正能够跟上老师思维的只有几个“聪明”的“佼佼者”,而这几个“佼佼者”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提问、展示的主要对象。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趋低落,这也成为了学生两级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满的容器”。他反对教师热衷于使用“高效率”“高速度”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头脑当做无休无止地吸收信息的电子装置,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知识工具的那些能力时,就源源不断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当我们在45分钟的时间里恨不得将所有的“重点”都一股脑灌注进学生头脑的时候,我们可曾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吃饭我们知道贪多嚼不烂,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这样,“教”得越多,学生没有咀嚼、反刍、品味的时间,自然也会难以消化的。再则,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稳定于同一事物,每隔一段时间,人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而单调刺激长期作用更易诱发注意力的分散。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时间的快节奏的学习更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混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致力于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但高效并不等于高密度、快节奏,也不等于在45分钟的单位时间里完成的教学内容多,而在于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我觉得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新颖,过渡多么自然,语言多么优美,教学环节多么周密,也不一定是学生发言如何踊跃,思维如何活跃,答题如何周密,而是在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地思考,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发出富有个性的声音,从而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因此,课堂上,我们不妨给学生的思维一点“放松”的空隙,时间安排适当松一点,学习内容适当少一点,学习节奏适当慢一点,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舒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金城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