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易 变易者,随时在变动,不能说我坐在这里没有动,就没有动。实际上,地球一天自转一周,最快的喷射机都办不到,运动速度之快,让你难以想象,也因此会有离心力,所以睡觉时头要朝东,依离心力的原理,让气血下沉,气血归阴,令人熟睡,次日才能神清气爽。反之,气血积在头上,日子一久,保证头昏眼花。不要认为风水是无稽之谈,先圣名言:有其事而无其理,是智慧不足;有其理而无其事,是经验不足。老一辈的经验传承,千万不能当耳边风,其他的睡觉经验,也一并列于此处。 *1. 头朝东,要在南北轴的东边,不要在西边。 *2. 床不可在屋子中央,气流的混乱,容易在气血归阴时,伤人而成大病。 *3. 床头要靠墙,两侧也不可有门窗,以防虚邪贼风。不巧有门窗时,也要用木柜子挡住。 *4. 头上不可有大梁。钢筋的磁场与人身上的磁场成 90_,受其干扰,久了容易头痛,塞个床头木柜避开吧! *5. 地底下有辐射线的地方算是阴地,不适合人居住。万一买到这种房子,也只好用大镜子面朝下,覆薄铅片,再铺水泥地砖。地下原本就有辐射线,只是多少而已,最好不要让大镜子对着床,日积月累,本没问题的,反而招惹无谓的麻烦。 *6. 脚不要朝大门口,风邪伤涌泉肾水,会酿大祸。 *7. 住家最好座北朝南;北风肃杀之风,南风为温热之风。座西朝东者次之;西风乃凛冽之风,东风乃长养万物之风。邪乃风之变,趋吉避凶。 象者影像也,无物不成影。当你身上的脏腑有问题时,就会显现不正常的颜色在脸上特定地方。如眼下有黑斑,代表肝或心有瘀血,若连成一大片,就要小心随时有心肌梗塞的致命危险。此为脏腑的瘀血信号,有人用激光去斑法,结果热火循原路入脏腑,险些丧命,若非抢救得宜,真有可能少掉一位学员。人还在,可以作证。不要命的不妨也去试试看,祝你幸运。 老人斑也是微细脉管阻塞的表征,不要乱信人说那是长寿斑。因有象的成立,才会有卦的推演。卦者挂也,把它挂在人的脸上,就是四诊所言,左肝右肺,颜心颏肾,鼻脾部位。 图一 后天八卦 后天五脏之精气皆上华于面,那人岂不是成了怪物?应是病气上华于面,如林黛玉患肺痨,故面色白,虚火上炎,面色当红,所以她的脸色是白里透红。一般人胃中有热,则唇口泛红,为何现代人在打扮时都弄成这类病色,唇涂口红,脸敷白粉加腮红,弄得一脸病色,却认为很美,岂不怪哉?温病云: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也,与厥阴脉争相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少阳之脉,色荣颧前,热也,与少阴脉争相见者,死期不过三日。诸如此类,就是以象推病,何必在脉中寻? 脉只是一个参考,望诊乃四诊之首,切脉再核对,以免有失,何以今人反以何人切脉最准来判断医术高低?这是错误的观念。 干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巽为风。肝主风,风助火势,火仗风威,人最畏是肝之风夹火,如肠风下血,肝风上扬之属,常有性命之忧。眼球如地球,轴心偏 22.5 度,故眼之卦位如图二所示(此图所示为病患左眼卦位,右眼则呈镜像反过去)。十二经脉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小红圈为穴点,因脏腑不同穴,故在每个象限下一针,共 8 针13 穴,以泄十二经脉之火毒,谓之眼八针。 图二 眼八针配位 然人之五官脏腑配位,又依各脏腑位置之别,显现于面上。眉心中间是为肺,肺之上为咽喉,眉心下属心,眼睛中间属肝…… 详如下图三所示: 两眼中间的鼻梁有青筋者:肝病色青,肝虚则胆薄,则易受惊吓,夜多恶梦。 人中附近为子宫、膀胱,附近长痘,则月经不顺、带瘀血,人中长疮毒,有性命之忧。下巴附近为卵巢(男生为精室),此处长满痘,代表卵巢(精室)有囊肿、瘀血,且多由冰品造成寒凝,不论男女,生育都会有问题。 所以,中医师不是把脉强,而是身体哪里有问题,大概都会写在脸上。手掌并拢亦似脸,故刺激手掌穴点亦可影响五脏,拍手功不如打头功,可同时刺激手上穴点,把头的经络打松~不会打笨的,但要自己打,才知施力大小~脚底按摩亦同此理。而耳朵似胎儿,亦可多按摩;五脏位置会记录在耳朵相对应处,若有凸起,可用按揉法,消之即可治对应病所之疾病,耳针即用此原理治病。 心主脉主荣气,上映于面,荣血旺则面色姣好,受肾气之控制,而作节律性的跳动。肺主气主毛皮,可由皮毛旺衰,知其强弱,受心主之节制,而作规律性的开阖。肝主风主筋,由爪甲而知其旺衰,受肺之节制,以行气的推动。脾主肌肉主关节之滋润,由唇口之形状及颜色,定其强弱盛衰,受肝之节制,不令过食而造成伤害。脾胃主纳,肝胆主阻,必须互相平衡,饮食才能正常。肾主水、主骨,通骨髓而连脑,由头发之盛衰知脏之强弱,其运作所需之动力营养,全来自脾胃。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枯槁毛脱落,过食辛辣则筋急抽筋、爪甲枯涸,过食酸则肉皮厚而干裂,唇口外翻而不闭,过食甜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所以饮食必须以中庸为主,过与不及都会失调而造成伤害。而五脏之气皆现于面部及身上,所以见到. 如新生之草的青绿微黄者死,黄如枳实青黄色者死,黑如煤烟灰者死,赤如死血、猪肝色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见之,属危急之征,若不速治,必致无救。反之,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豚脂者生,黑如乌羽者生,见此五色,其病较轻而易治。生于心者如缟裹朱,生于肺者如缟裹红,生于肝如缟裹绀,生于脾如缟裹瓜蒌实,生于肾如缟裹紫,这是五脏现于外最佳的颜色。 见色用味以治五脏,白则以辛散肺气,红赤则以苦降心火,青则用酸以敛(泄)肝,黄则用甘甜以养脾胃,黑则用咸以养肾;所以白色者如皮毛如肺以治,红火如心如脉,青如肝如筋,黄如脾如肉,黑如肾如骨。 十二经脉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诸髓皆属于脑,诸筋皆属于肝,诸血皆属于心,诸气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潮汐也。 故人卧而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临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痹,甚者痛,凝于脉者血行不利, 凝于足者,双足逆冷,此三者,荣气行而不能返回脉道,则为麻痹痛而厥逆冷。 人有大谷(大经所会之处)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三处,络脉所会,十二俞穴,都是卫气流行供输之转运站,最易为邪所侵,若有邪留,急用针法以疏通之,用热风机化气行气,不失为最佳良策。 诊病时,当以五脏之脉以为决生死难易之参考,欲知其病之始,先考虑季节的变化。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头重脚轻),病在足少阴、足太阳,严重的就伤肾脏。 眼疾视物不明,目瞑耳聋,上虚下实,病在足少阳、厥阴,严重的就伤肝。 腹满、瞋胀肢膈胠胁,下厥上冒,病在足太阴、阳明。欬嗽上气,厥在胸中,病在手阳明、太阴。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病在手太阳、少阴。脉之大小浮沈滑濇,可以用切脉法分辨。 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因,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心脉之至也,洪如喘之大而强,系心气不足,兼则病气有余,是为积气在脾胃,脏气不宣行,是为饮食所伤,名曰心痹,得之于外疾思虑而心虚邪得而乘之。肺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善惊而气积胸中,肺不足者脉喘而浮,心气上乘,肺气受热,而气不得散者脉喘而虚,必发寒热,是为肺痹,得之于酒后房事虚损,火刑金也。肝脉之至也则弦紧,长而左右弹,伤于寒气则紧,中湿则弦,气积心下两胁胠,是为肝痹,得之于寒湿。疝病也是属寒湿,治则相同,令人腰痛,足冷而头痛。脾脉之至也大而虚,脾气积于腹中,肾气乘虚上逆,是为厥疝,缘由一身大汗,乘凉当风。肾脉之至也上坚而大,积气在少腹与阴部,名曰肾痹,得之于身热取凉。冷水沐浴,寒凝气,当活动使气散,才能没事,却跑去乘凉而睡,则所凝之气不能行,而伤肾矣! 凡相五色,面黄有胃气者皆不死;若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而无胃气者皆死。 脑、髓、骨、脉、胆及女人的子宫、男人的精室,此六者皆地气之所生;地气包括肾与肝,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系运化水谷者,乃天气之所生也;其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必须输泻正常的。魄门(肛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纳于胃,受五谷之精,以养五脏气,上疏入肺,变现于寸口脉,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现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所现,调适其脉之盈虚,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方得治法之原意。 执意于怪力乱神者,不可言医,不接受针灸之术者,没必要跟他说针灸的好处,不接受治疗者,即使勉强施治,也会徒劳无功。上古之人,与禽兽共居,运动身热,以避其寒,找阴凉处以避暑热,内无七情之伤,外无迷惑乱心之物,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药物无法治其内,针石也无法治其外,只可用气功练气法,催动气血,则病除矣! 现在的人就不一样,七情伤于内,过度劳累又伤其外,生活不随四季,夏居冷气室,冬居暖室,反寒暑而居,虚邪贼风往往内侵五脏骨髓,外伤孔窍肌肤,所以小病变大病,重病必死,气功类无法驱其邪外出。色脉者,先圣先贤所流传的珍贵记载,配合精神状态,再用木火土金水、四时八风互相参合分析,不失其变化之常,无论变化如何,总之以色脉为标准依据,作为治病祛邪或扶正之选择,才可以无误。然色之变化必合于四季之脉,此所以远死而近生者也。用药酒类以去八风五痹之病,用草木煎汤剂升散法以去除肌表之邪,邪去则安。观今人治病则不然,也不管四季天候,也不管生克顺逆,见症拆招,见咳治咳,也不管此咳之因为何,心中自有一套药,是好是坏都不管,病形已成,仍欲微针以治其外,胡乱用药以治其内,病势稍凶,就用攻剂,病没好不打紧,新病又起,要治到何时?治病以色脉相合,不为其所困惑,才是医者应有的本事,反逆为顺,标本不失,不可伤其元气,而造成气泄不可救,除病又能恢复健康,才是治病的基本精神。最常见的,病人进医院,乱整一通,出院后,却是一个活死人,要人服侍一辈子,病者苦,家人更苦,活着又有何意义?尤其是植物人,若真有仁慈之心就医好他吧!不要用他来作摇钱树,却满嘴的「人道」,活得没有尊严也叫做人道?活见鬼了。 酒必清冷强劲的,则行气迅速,而效果好,必须以麦或稻米所酿,以其得春升夏长秋收冬藏之全,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生得阴水之精,首戴天阳之气,两者和合而化成,故得天地之和。然酒性湿热,故备而不用,不要等要用时却没有,此上古人制酒以备用而已,临症施治以求身健体康,但现在的人,必浸药或饮醇以伤其身,又用针灸治其外证,弄得身体败坏,针药失灵,以酒能耗散精神,尤其是伤肾,而肾为身之本,一身气血运作,精神表现,全赖健全的肾来负责。肾衰则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偏又贪欲房事,又有许多杂务劳神忧思伤及脾胃,以致精气弛坏,荣卫不调,精神已衰,病怎能愈? 所有的病开始时,都是极微弱而不能察觉,必先入结于皮肤,故良医治毛皮,而后治经络,而后治脏腑,拖到治脏腑则机会各半矣!病为本,针药为标,标本都搞不清楚,病邪不除,人怎么康复?像这些是人的问题,也是医者的责任,怎可怪罪药不好、药证不合?再好的药也是枉然,为求病快好,再贵也舍得,问题是合证吗?更有江湖术士,以何药对何病有效,自吹自擂,但癌症是怎么形成的,原因都不明白,你的药属何性味、走何经也不清楚,怎么治病?根本就是骗徒!以前的蛇舌草、半枝莲、雪莲花、灵芝、到现在的牛樟菇,若真有效,为何患者反而越来越多,请你告诉我原因。不要听人说什么药酒好,就买来喝,多少人因吃药酒把命送掉,你可知道?一定了解阳旺阴孤的道理,才不会出错。 病不由肌表而内者,阴气内盛,阳气竭而不得入于腹中,阴阳格拒,病生于内,水气不得充于皮,反内壅而胀满上攻于肺,则肺气孤危,魄气独居,而肾又为水害,不得救肺,肺精损则阳气耗减于外,三焦闭溢,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而身肿,形体不与衣相保。凡此之类,皆四肢脉数急,而内鼓动于肺中,即气急而败也;如此者皆水气格拒于腹膜之内,浮动弛张于身形之外,欲找寻其标本之治,有这么简单吗?用平治法,察脉浮沈,脉浮者,病在表,汗之;脉沈者病在里,泄之,开鬼门(肛门)洁净府(膀胱),去积久之水气,除瘀凝之血,去宛陈莝,微动四肢,令阳气渐以宣行,常保身形温暖,经脉满则络脉溢,即使有邪在身,用针刺法疏通即可恢复健康,五脏之阳渐渐疏布,五脏之外气秽气也就清除了,如此则精髓自生,形肉自盛,脏腑既和,则骨肉之气更相保,外邪再强,也伤不了了。 气血者,人之神也,不可不谨养之,血气应顺四时递迁囚旺,循环五气无相夺,血气随旺不可却行;却行则反常,反常则失生气之机矣!木衰则火旺,火衰则土旺,土衰则金旺,金衰则水旺,水衰则木旺,终而复始循环;反之木衰水旺,水衰金旺,之类是谓回而不转,反天常轨,何以得生?五色五脉变化之主要依据,近乎天地运作之态,仔细分析就能了解于胸。先师常要我看看天,看看地,看不懂就去面壁,造就了今天的我,就是这个道理。证已现而色未现者,属新病而易治,针灸使邪退即可,若见色浅者,病轻,用汤剂救治,十天左右就能解决;见色深者,病必重,必斋戒 21 天以上,用汤剂调理;色见大深者,病深已入脏腑矣,用药酒类调养百日以上,是常有的事;若色见深浅的恶色,脸上肌肉也瘦得不成人形,病入膏肓,死期不出百日矣!脉短气竭者死,病温虚甚者死;色见阴阳反作死,重阳死,重阴亦死,在治疗上就要分明阴阳之变易,配合奇恒之府的正常与否,常可扭转乾坤,救死于危亡之际。 脉搏击于手而病挛痹,痹者皆寒热之气交合所为,非邪气虚实之所生。脉有表无里,或有里无表,皆属气亡,故曰孤。有表有里而气不足者,皆为虚衰之象;孤为逆,预后不佳。虚衰尚有补足之时,先以气口太阴之脉定四时之正气,然后测奇恒之气。木见金脉,金见火脉,火见水脉,水见土脉,土见木脉,如是故行所不胜者,是为逆,逆则死。木见水火土脉,火见金土木脉,土见金水火脉,金见土木水脉,水见金火木脉,如是者,皆是所胜之脉,故曰从。病虽重,预后尚佳,而得以活命。八风四季各有盛衰旺囚,周而复始,有一定的规律,若逆之,则难治矣! 正月二月,天地之气正上升,万物发芽生长之初,厥阴、少阳之初起,人气在肝;三四月以阳明盛,地气发,为万物生长开花欲结实,人气在脾;五六月天阳已盛,而地焰高升,火性炎上,人气在头;七八月阴气始杀,开始收敛,人气在肺;九十月地气始闭,随阳而入,故人气在心;岁末则阳气深复,地气潜藏,人气在肾;故人气随大地阴阳气之升沈来运作。春气在经脉,可散经脉之俞以及间穴肌肉分理,皆可用放血法处理,严重的,还会蔓延其他脏腑或循环五气之间;夏季可刺络俞见血而止,针下取所病脉,俞穴闭密则脉循环而痛,病之气必下行而退;秋天刺皮肤,循肌肉之分理,手脉足脉取之,合证而行针,病祛则已;冬天刺俞窍,于肌肉之分理,冬气在骨,故直下入俞窍,使邪散布出表则愈。秋冬各有所刺,法则各有不同所在;春刺夏分,则脉乱气微而伤入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则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能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则邪气着脏,令人胀,病不愈而伤心主,令人多言语。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堕,殃及肝气矣!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惊;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肝虚故也;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时寒,阴气上干。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脉气被泄故也;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如见有物之形状;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十二时辰内必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道顺者,所谓顺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伤其脏,刺胸腹者,并形定而不误中于五脏。刺之不愈复刺,要以气至为效也,刺针时必全神贯注,候气之至与不至,存与泄,刺肿摇针以出大脓血,刺经勿摇,不欲泄也,此乃刺针之道。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色白,绝汗乃出,汗暴出如珠而不流者死。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眼直视如惊状,一日半死,其死前必见色先青转白则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见黄,手足不听使唤,狂言詈骂,不识亲疏,故死。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有若脏物附其上,腹胀闭,饮食不入,大便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呼吸困难,气上逆为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腹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