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二十八宿(即现在称二十八星宿)是古代天文名词,真要讲清楚就怕答的人很认真,看的人昏昏欲睡。因为古代的知识必然带出一长串不认识的词汇。所以我想简单说说: 1、天球 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悬挂在“太虚”中(参见《黄帝内经》七大论)。天是巨大的圆球形,天上的星星包括太阳月亮都在这个圆球形的天幕上。 古人朴素地认为日月星辰都是绕着地球旋转的。为了方便测量,古人把日月星辰分布满满的天幕统称为天球。 2、二十八星宿 古人把天球分为二十八个分区,以一些带有趣的形状的星座组成了这些分区,称为二十八宿。 留意是宿,不是二十八颗星,是主观地把星星分为二十八个分区。 3、作用 二十八宿,每个宿内都有许多星座(不是只有一个星座),由于它们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即它们是恒星),因此古人就可以据此测量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共七星,古代称七政)在星座之间的运行规律。用于计算年份季节等等,甚至计算天时好不好,哪里有战争,哪年年景好不好等等。 诸葛孔明说:臣夜观天象,看见什么什么星坠落。这是指古人用星象来测算某人的旦夕祸福。非常厉害啊!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这是古代的达人必须具备的最低标配。 4、现代人了解二十八宿有没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类似用进废退的说法。现代人研究包括二十八宿在内的古天文知识,主要限于以下需求: 方便阅读古文献,比如诗经里经常可以见到星宿的描述; 方便阅读古中医药文献,古天文历法知识与古中医药知识密切相关,不深入研究恐怕无法更好地学习古中医药文献; 方便看古代的小说,比如看三国诸葛孔明,就经常遇到星象方面的描述,如果刚好你也了解,那么阅读没难度、甚至可以即兴发挥写个书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