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父亲节,名为Gokarna Aunsi ,又叫Kuse Aunsi或Pitritarpani Aausi。 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日子,因为对于传统的尼泊尔人而言,父亲就是他们的神。 父亲,在尼泊尔被称为Pita或Babu,蕴含着老师、保护者及拯救者的神圣意味。 在家里,父亲如神灵一般在子女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尼泊尔的父亲节是按尼历计算的,也就是巴德拉月(Bhadra,尼历的八月)的新月日(Dark Moon)。一般是公历的八月末或九月初。 这一天是没有月亮的日子,人们会向自己的父亲敬奉新衣服和他最喜欢的食物,在加德满都谷地的居民会去向戈卡纳神庙( Gokarna)为自己的父亲祈福。 戈卡纳神庙位于博大哈塔东北方不远处,在那里几乎可以找到所有印度教神明,包括梵天的精美石雕。 戈卡纳神庙 2019年的尼泊尔父亲节是公历8月30日。 节日传说 印度教神话中,湿婆和妻子帕尔瓦蒂某天忽然从喜马拉雅的冈仁波齐山上消失。众神大吃一惊,于是创造神梵天就率领他们寻找。 最后,在帕斯帕提纳神庙(烧尸庙)山坡上的Sleshmantak森林里,梵天找到了湿婆化身的金鹿,并用手抓住了鹿角。 注:这也是帕斯帕提纳神庙中金鹿公园的由来。 湿婆于是和梵天、毗湿奴商议,要将鹿角作为林伽(一种象征湿婆的法器)供奉在尼泊尔。最后,梵天决定把它放置在戈卡纳神庙所在的地方。 从此,印度教徒相信,戈卡纳神庙是湿婆大神的显圣之地,无论是崇拜湿婆最高显现马哈德夫或是祭奠死去亲人。 这里祈福的效力是另外一处类似圣地Gaya的十倍。 大麻祈福 父亲节当天,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采摘大麻的茎叶后用来进行祈福的仪式,以祈求自己的父亲幸福安康。 在印度教中,大麻被认为是保护神毗湿奴的圣草,吸食大麻后的迷幻状态可以接近神灵。 在神奇的加德满都谷地,野生大麻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摘取后的大麻经过婆罗门祭司念咒祈福之后,会被放置在家庭之中, 尼泊尔人深信这样可以带来好运。 沐浴净身 父亲节是尼泊尔的全国性节日,有三处庆祝的最重要圣地: 加德满都谷地的戈卡纳神庙、达蓝的比苏奴帕度卡和热索瓦的贝特瓦特。 在加德满都,印度教信徒们会清晨先到戈卡纳神庙旁的巴格马蒂河(Bagmati )洗个圣澡,中间会饮用神圣的河水, 沐浴后,他们再向婆罗门祭司(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进行礼拜;如果不幸父亲已经去世,他们还会拿出现金贡奉,以祝福他的灵魂安宁。 巴格马蒂河被尼泊尔人认为是印度教圣河恒河的两个源头之一。 第一图男子剃光头发只留下一撮,意味着他刚逝去了长辈 这种净身仪式在印度教中被称为“Pitridevo Bhava”,意思是对祖先和长辈的尊重。 子女们通过受洗以得到父亲的祝福,这能保持他们种姓及血统的纯正,并在以后的轮回中维持比较高的生命形态,不会堕落到可悲的境地。 父亲赐予子女血脉,因而子女必须崇拜父亲。 这也是南亚信仰深受父系传统影响的明证。 父亲节时一家人的团聚也必不可少,子女们赶回家里向父亲献上礼物,在父亲的脚下共享天伦之乐。 出嫁的女儿会回到娘家给自己父亲送上礼物和爱意,而不是像平日一般需要把公婆放在首位。 甜品店老板无疑会成为人生赢家,人们会在店门口排着队购买印度式糕点、糖果奉养给自己的父亲——几乎所有的尼泊尔父亲都喜欢甜食。 子女的孝心让父亲十分开怀,他们也会给自己的孩子准备各种礼物。 甜到忧伤的奶酪球自然必不可少 南亚与中国不同,当我们称之为“家庭”的时候,不是类似中国的以夫妻为单位的个体,而是包含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兄弟及子女的一大家子。 但和中国一样,在尼泊尔家庭里,父亲也是严肃、内敛和寡言的固化象征。比起母亲的贴心来说,父亲通常会显得有距离感和高高在上。 然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雪山王国,极其可贵的一点是信仰与传统不仅让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还令这种亲密关系拥有仪式感—— 先人流传下足够多的智慧,使得爱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 这融化了固有的冰墙。 爱通过盛大的表达得以圆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