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考古发现“花木兰”墓,出土一玉扳指,为何令专家兴奋异常?

 老梧桐 2019-09-07

据我所知,花木兰墓在全国有四处。

一处位于陕西延安万花山下,相传花木兰家住万花山下的花原村,姓花名木兰。

她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巾帼女将军。花木兰17岁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12年,竟然瞒过众人,没人知道她本是女儿之身。

由于木兰战功赫赫,逐渐由士兵升为将军。战争结束后,她拒绝高官厚禄,辞别皇帝回到了家乡,从此木兰恢复了女儿之身。

木兰去世后葬在了万花山脚下。当地人称“花家陵”。当时皇帝辍朝三日,派人去送葬。当初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

1984年,延安市政府拨出专款,在花家陵山脚下修建了“木兰陵园”。陵园占地18亩,园内遍植松柏花卉,郁郁葱葱,肃穆庄严。(如图)



<陕西延安木兰墓>

第二处花木兰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属商丘管辖)营郭镇(今木兰镇)。里面有木兰祠和木兰陵园。

据明代《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本是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指的是营郭这个地方)。

县志所记述的和《木兰辞》一样,木兰替父从军,到后来功高卓著升为将军。战争结束归乡还女儿之身,众人大惊,原来木兰是个美娇娘。

皇上欲纳其为妃,木兰誓死不从,被迫自尽,皇上感其刚烈,追谥其为“孝烈将军”。

清代光绪年间的《亳州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商丘木兰祠>

第三处位于武汉黄陂 。

据《黄陂县志》记载:西汉年间,有位叫朱寿甫的千户长,家住木兰山北十余里的双龙镇,年逾半百无后,常登木兰山烧香求子,后生一女,以山取名为木兰。

木兰十八岁时,女扮男妆,代父从军。战争结束后,她不受官禄归故里,终年九十岁,葬于木兰山北。

乡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墓前竖起“木兰将军之墓”巨碑。



<武汉黄陂木兰墓>

第四处明显是假的,假木兰墓位于安徽亳州城东魏村北。

木兰冢丘高大,苍松环护,当地人又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祭。墓园占地约两三亩。墓旁有魏武帝的题辞碑文。(如图)



<安徽亳州木兰墓>

到底哪里才是花木兰的真墓呢?

我认为陕西延安木兰墓有可能是真的。

也许这四个都不是真的,据考证《木兰辞》是一种文学作品,历史上根本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后来的木兰事迹可能和木兰辞叙述的不谋而合,所以有了多处的木兰墓。

题主还不嫌乱,居然把河南安阳市殷墟发掘出的“妇好墓”戏称为“木兰墓”。

没错,妇好和木兰都是巾帼英雄,妇好是商朝武丁的妻子,武丁相当于皇帝,那时称商王,妇好就是武丁众多老婆中的一员。可以看成是武丁的妃子。

据说她英姿飒爽,不爱红妆爱武装,上得厅堂下得战场。

安阳是殷商的国都,这里有许多墓葬。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西北郊。也就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西南。

1976年考古队开始发掘妇好墓,当时出土了许多文物。但不能确定墓主到底是谁?从出土文物来看,知道墓主是个巾帼女英雄,这也是题主戏称其为“木兰墓”的原因。

到了到了后来,考古队发掘出了一枚玉扳指(如图)

经过监测,这枚玉扳指距今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是古代将士戴在手指上用来拉弓射箭的专用首饰,能够保护手指被弓弦弄伤。

2500年正好是殷商时代,商代能带兵打仗的女英雄非妇好莫属了,考古学家兴奋异常,大呼道:墓主确定了,她就是武丁的妻子妇好。”

从此妇好墓诞生了。以后再也没人说这是“木兰墓”了。



<河南安阳妇好墓址>

文/秉烛读春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