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参加一家大公司的面试,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见到了大boss,他问了你很多问题,你也对答如流,最后他合上你的简历,望着你的眼睛问:你觉得能力和机遇哪个更重要?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你轻声应道。你说能力更重要吧,他会不会说你没远见?人们不是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吗?你说机遇更重要吧,他会不会说你不踏实?人们不也常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吗? 好难的问题,到底哪个更重要?我想把这个问题摁下不表,先转折一下,聊一个听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Swot分析。 概念:Swot分析 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维里克提出的。S-W-O-T这4个字母,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eat(威胁)。 到底什么是swot分析呢?我举个例子: 比如你要追求学校里的女神,但是怎么才能追到手?你决定做个swot分析。 第一,Strength,优势。你学习好,你智商高; 第二、Weakness,劣势。但就是长得实在是有点丑; 第三、Opportunity,机会。学校即将举办一场联谊舞会,你知道女神们都会参加; 第四、Threat,威胁。不幸的是,全校最帅的那个小白脸也会去。 好的,列好了S-W-O-T。但是然后呢?很多人知道swot分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swot分析的正确方法。Swot分析的关键是:列好S-W-O-T后,把4个字母两两组合,产生四大策略。 第一,SO:优势+机会 你的优势和机会匹配吗?也就是说,学习好,智商高这个优势,能在联谊舞会上展现吗?舞会主办方会允许你上台晒个成绩单,跑个分,或者在黑板上证明贝叶斯定理吗? 如果可以,恭喜你啊,优势加机会的杠杆效应,会利用内部优势,撬动外部机会,让你闪闪发光,你应该立刻报名,准备表演,并收获女神粉丝,这种策略叫做:增长型战略。 第二,WO:劣势+机会 但是,我估计你们学校和我们学校一样:没颜值是上不了台的。上台证明贝叶斯定理,那要被扔鞋子的。也就是说,外部的机会与内部的优势不匹配,甚至外部机会需要的能力,恰恰是你的劣势。 “劣势+机会”的抑制性,会压制你的优势,放大你的劣势,那怎么办呢?采取扭转型战略,改变劣势。立刻带着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的照片飞一趟韩国,整成三合一。然后回来报名独唱:《青春修炼手册》。 第三,ST:优势+威胁 好吧,我也知道,这非常的不靠谱,我们还是专注于怎么用自己的优势,克服危险吧。你的优势是学习好,智商高,威胁是全校第一帅哥也会参加舞会怎么办? “优势+威胁”将会体现出脆弱性,在颜值就是估值的舞会上,你的智商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场面,必须采取多元化战略发挥优势。 高智商的你灵机一动,找到团委老师说:老师,为了鼓励大家学习,我觉得今年的联谊舞会可以创新一下,你看我们理工院校,女同学稀缺,凭学生证入场,男同学过剩,凭期末成绩入场,这样可以激励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第四,WT:劣势+威胁 运用多元化战略,你拦掉了一大批高颜值低智商的竞争对手,现在能进舞会的,都是智商至少不差,颜值也未必低的,真正严峻的挑战了。 “劣势+威胁”,你遇到了最困难的“问题性”局面,怎么办?怎么办?采用防御性战略吧。赶快成立一个“谁说美女学不好数学”的社群,在舞会上招募会员,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不和帅哥在舞会上正面对抗。 以上就是swot分析的四大战。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面试官追问你:“能力和机遇哪个更重要?”能力就是strength,机遇就是opportunity,你对面试官说:“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能力匹配机遇最重要”,然后顿一顿说:“我给你讲一个,我在大学时,如何匹配能力和机遇?用swot分析追到女神的故事吧……” 小结:认识swot分析 简单来说,SWOT 分析实际上就是将与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动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有助于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较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优势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技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产、有竞争性的产品; 劣势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缺乏竞争性的技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产、产品等;在关键领域的竞争性正在丧失等; 机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客户群的扩大、技术能力的提升、全供应链的整合、市场进入的壁垒降低、获得竞争对手的能力、市场需求增长、市场份额扩大等; 风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市场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替代品抢占市场、增长率下降、汇率等外贸政策的变动、消费方式的改变、需求减少、整体大环境的萧条等; Swot分析,就是通过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分析,产生四大场景,以及对应的四大战略的分析工具。 这些场景和战略是:在“优势+机会”的杠杆效应下,采取增长型战略;在“劣势+机会”的抑制型场景中,采取扭转型战略;在“优势+威胁”的脆弱性场景中,采取多元化战略;在“劣势+威胁”的问题性场景中,采取防御型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