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秦纪一,兵之初心(四)

 昵称32901809 2019-09-07

临武君说:很好,请问圣明君王的军制是怎样的。荀况说:将领至死也不弃鼓而逃,驾战车的御手至死也不放松缰绳而逃,百官至死也不放弃官职而逃,上大夫死于战阵行列之中。军队听到鼓声变前进,听到锣声变后退,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建功还在其次。命令不准前进却前进,犹如命令不准后退却后退,罪过是一样的。(军队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各司其职,鞠躬尽瘁。)不杀害老弱,不践踏庄稼,服从的人不捉拿,顽抗的人不赦免,跑来归顺的人不俘获。凡是诛杀,诛杀的不是百姓,而是扰乱百姓的人。百姓中有捍卫敌人的,那么他也成为敌人了,所以不战而退的人得生,顽抗的人死,跑来归顺的人被献给将领。(在完成战斗后,如何对待百姓,应当是趋于保护敌方百姓)微子启效忠纣王,后来归顺周王,因而被封为宋国国君,专门向纣王谄媚的曹触龙被斩首在军中,归附于周朝的商朝百姓待遇与周朝百姓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周朝附近的人都愉快地歌颂周天子,远方的人都想来归顺周天子,幽远僻陋的国家,周天子没有不去关照的,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之内像是一家人,只要交通能达到的属国,没有不来归顺的,这样的君王就是所谓的“人师”。(做决定很大一方面是给人看的,归顺的就提拔会让更多的人归顺,顽抗的被消灭,那么再进行顽抗的时候就要考虑后果了)《诗经》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圣明的君王会施行惩处而不挑起战争,固守城池而不主动进攻,与敌对阵而不先行出击,敌人上下彼此喜欢,从而庆贺,不屠杀城池,不偷袭敌人,不长久的滞留将士们在外,出兵在外不超过计划的时间,因此,混乱国家的百姓都喜欢这种治政方式,不安心于在自己国君的统治之下,想要这种君王的军队到来。临武君说:很好。(任何事情应当是付出最小而获得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也是节约资源的方式。军队在于维护而不在于夺取,那么如果对方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的仁义之师会不会出兵呢?解困别人,获得民众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人多了国家自然就强大了,国家强大军队也会强大。军队不止是维护和平,有时还需进攻,进攻有时也是维护和平最佳的方式)

陈嚣(ao\xiāo)问荀况说:您议论用兵总是以仁义为根本,而仁爱人民,义者遵循常理,既然如此又用兵做什么,凡是用兵就是为了争夺啊。荀况说:不像你所知道的那样,所谓仁者爱人,所以憎恶别人害人,义者遵循常理,正因为遵循常理,所以憎恶别人反叛作乱。士兵,是用来禁止暴乱、去除祸害的,而不是用来争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