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7

在写作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作者的“自我高潮”,或者说是“自嗨”。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写作过程中要避免“自嗨”

大部分人在写作时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出于某种表达上的欲望或是单纯的想感染读者,把许多主观上的情绪带入到文字当中,毫无意义的文字堆叠,莫名其妙的感情抒发,人物脱离故事强行激动,故事脱离逻辑强行激烈,而写作者在自得意满以为是在以我笔写我心时,读者看到的却只有一堆如泡水馒头般的散烂文字。

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向读者传递情绪的事情,这也是写作的目的跟愿望,但是情绪的表达是需要建立在读者能够理解跟感受的基础上的。写作最基本的两个点,思维+传递,也可以说是情绪+传递。在这里面,情绪是依靠故事作为载体来传递的,而文字中带有太多的主观情绪难就难免让读者“出戏”。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文字不能让读者读着“出戏”

因此写作者在写作时需要注意文字的干净度,将主观情绪从文字中尽可能的隔离出去,使情绪依靠故事为载体进行传递而不是作者的强行煽情,“圆融”而不生硬的将情绪传达给读者。

接下来我们以鲁迅先生的《药》为例,分析如何“圆融”的向读者传递情绪。

减少标签化语言

鲁迅先生的文笔是公认的犀利,大家都认可他文章的思想性与批判性,但是我们会发现,他的文字里很少有主观情绪的表露或抒发,他没有慷慨激昂的去呼喊什么,甚至他的文字天生带有一种“清冷”之感,而这种文字反而很有感染力。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鲁迅

我们看《药》这一篇文章,它的主体思想有两个:一个是对革命者的同情,一个是对麻木看客的悲哀,但即便是这样激烈的主题,他也没有做过主观情绪上的表露,通篇都是接近冷酷的白描

我们看这一段,人们围观刽子手杀革命党: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吗,几乎将他挤倒了。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看客们凌晨围观砍头,却不知被砍的革命党正是为了他们而流血牺牲的,这样的麻木不仁,如果让一般人来可能会这样写:

那些看客们眼睁睁的看着革命党被杀还能轰然叫好,真是让人悲哀啊

这样将写作者的主观情绪,对革命者的同情与看客们麻木的悲愤直接表述出来,读者虽然也能感觉到,但是传达到读者上的情绪反而不深。

如果水平再高一点的会这样写:

看客们看着台上被杀的革命党,一点声息也无,只是表情冷漠的让人害怕。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这种比刚刚那种在情绪上内敛了一点,但用冷漠这个词其本质上仍旧是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比起通过白描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到文字中的情绪还是差了一筹。

好人坏人,善良邪恶,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这种标签化跟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汇的运用,将对人物与情节的塑造通过更为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表达出来,这样的情绪更有感染力。

注重底层逻辑

写作或者说小说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用写作者的意志引导干涉读者的意志,这一个过程就像是蜘蛛结网,将读者层层包裹。在这一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你自己的蛛网不能出现漏洞,网一烂,猎物也就跑出去了,读者也就丧失了对写作者的信任。

而在写作中,蛛网就是文章中的逻辑,底层逻辑错了,读者就会“出戏”,失去在文章中的沉浸感。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文章要注意“底层逻辑”

许多人在写作中用力过猛其实一开始只是为了追求一个戏剧性的效果。

故事的开始、结尾、高潮与次高潮,这些情节本来就包含着激烈的冲突,而作者为了增强其感染力,就会进一步挤压戏剧动作来凸显冲突,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因为人物与情节无法承载过强的戏剧性而使文章中的逻辑出现错位与缺失,显得人物跟故事是在强行激动、强行觉醒,从而使读者出戏,而更为严重的是当写作者察觉到这一点又不舍得删除这一段“妙手”时,就需要通过更改前文的方式进行文章的优化,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越改越糟。

所以写作者情绪的表达与冲突的演变应该是在保证逻辑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再以《药》中的一段为例,这是写众人听到革命党夏瑜竟然说牢头可怜时的表现: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汽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这一段写店里人的表现,从一开始的震惊不敢相信,到后来强行找了个疯了的借口,由动到静,这中间的停顿,其实读者已经做好了看到看客觉醒的准备,但这并不符合鲁迅在《药》中对这些看客在逻辑上愚昧的设定,而看客们的愚昧到底跟自欺欺人,这样的描绘即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鲁迅先生是这样对《药》这篇文章描述的:

更直接的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韦德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我们看到文章里并未有任何主观表现出的对革命者的同情或者是愚昧者的悲哀,但通过这样一个符合逻辑的情节的描绘,所有情绪都自然而然的传达到读者心里。

情绪表达上的“留白”

“留白”本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概念,但它同样可以用于文学创作。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让读者有足够的参与感,作者可以通过悬念设置或者是开放式结局等方式“留白”,让读者参与进来,对缺失的这一部分情绪在主观上自己进行填充,这样反而会给读者更深触动与感染。

我们继续以《药》为例来进行分析,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结尾。

归纳出来就是夏瑜的妈妈认为夏瑜是被陷害冤枉的,她冲着夏瑜的坟喊道:

你如果真的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到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以鲁迅的《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中主观情绪的克制与抒发

但是乌鸦却飞走了。

这样的结局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却能起到很好的感染作用。

现在对这一段的解读有三种:第一种是乌鸦象征黑恶势力,乌鸦飞走代表邪恶散去;第二种是主要通过乌鸦来渲染阴冷、压抑的气氛;而第三种乌鸦的飞走代表着夏瑜虽然背负着不孝与母亲的悲哀,但是仍旧坚定的向前的意志。

这三种,甚至不仅仅只是这三种,这个结局怎样理解都可以,只要读者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那他得出来的结论就比从作者那里看来的更为深刻,而这也最好的完成的作者的目的。

最后总结,写作说起来还是一个写作者将自己的情绪传达给读者的过程,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何更“圆融”更自然的让读者感受到,如何做好情绪的克制与抒发,需要写作者自己去体会与把握。

参考文献:

《鲁迅作品蒙太奇理论运用探析》

《意识流小说新解——基于情绪心理学》

《古典情绪与现代笔法的交融——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三)》

《小说世界里的社会情绪和精神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