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渗透零售行业,新零售时代已经到来。 零售业应该如何转型升级?重庆如何抓住新零售时代的机遇? 9月6日,第19届亚太零售商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130余名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业界专家及企业高管齐聚一堂,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零售业创新转型步伐加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型转向了消费拉动型,消费已经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建平认为,近年来,零售行业以消费者需求升级为中心,运用技术创新加快发展,优化服务供给,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线上,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11年至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平均增速达到41.8%,到2018年,网上零售总额已突破9万亿元;线下,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推动下,零售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移动支付基本普及,出现了零售+餐饮、零售+文创等多种新模式。 同时,除传统线上购物渠道外,社交电商、网络电商、网红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线上线下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新零售意味着又一次革命。“而在这次革命中,商业零售正在走向数字化。”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认为。 那么,零售企业如何创建自己的新零售模式? 张文中的建议是:全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因为新零售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传统零售和所谓的电商,最终要融合在一起。 而这种融合,并非只是线上下单、送货上门,或者线上下单、到店提货这么简单。这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过去的商铺和供应链等进行优化甚至重构,实现线上线下用统一的App、线上和线下的商品价格和服务完全相同、线上线下共用一条供应链、共用一个前端的商铺资源。 阿里巴巴盒马事业群总裁助理郭旭林也认为,线上线下全面一体化是新零售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他看来,在新零售时代,零售企业需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数据驱动进行转型升级。 比如,在线上,盒马借助App对消费者进行精细化服务,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在不同时段推荐不同的商品,实现个性化的商品推荐。 在线下,盒马把消费者的行为、货架的位置、商品库存及商品信息全部数据化。然后,通过门店数字化系统,动态调整货架位置以及商品品类。 重庆零售业的转型实践 事实上,在重庆,传统零售商与电商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据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起,重庆便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文件,支持零售业的转型升级及更多业态发展,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是本土零售业大品牌正逐步转型升级。以重庆百货为例,该企业目前已与多点生活(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客户的“线上”体验进行升级。目前,重庆百货已实现微商城全覆盖、超市上线美团外卖、电器拓展天猫旗舰店、汽贸完善新版车管家商城等多项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众多外地品牌也在渝布局了新零售业态,丰富了重庆零售市场。 不仅如此,商圈作为零售的重要区域,也伴随着零售业的转型升级而“进化”。 今年年初,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解放碑步行街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的11个商圈之一。 “不久之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带队来到重庆,在调研了解放碑步行街后,对商圈在智能化改造、5G运用、引入新业态等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解放碑商圈的改造升级将成为一种示范,重庆其他商圈将紧随其后,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购物体验。 “通过本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搭台,国内外更多的零售商将认识重庆、关注重庆、投资重庆,助推重庆新零售更好地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 黄光红 杨骏) (稿件原载于2019年9月7日《重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