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科幻大片里都会出现时间静止的场景,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时间静止呢?就是所有的物体都停止运动吗,恐怕并非如此吧。时间静止并不等同于运动静止,我们可以想象一切都停止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就停止了流逝。如果你认为想像时间停止流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的话,那恐怕你的想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即使一切静止不动,它也是在时间中继续流逝的。甚至可以说,事物要想静止不动,恰恰要以时间的存在为基础。如果每一段静止都有一个持续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得不问这段过程又持续了多久呢?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不禁想问: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它可能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难道就是一个既没有运动也没有静止的世界吗?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对时间和空间做了经典的论述,他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人所固有的认识形式,即先天直观形式。他这一观点与当时的绝大部分哲学家或科学家都大相径庭。例如,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时空观通常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而莱布尼茨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对关系。康德独辟蹊径,提出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经验的物理学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 德国哲学家康德雕像 先天直观形式是康德创造的一个哲学术语,那么什么是先天直观形式呢?举个例子,有些人因为近视、散光等等原因会选择戴眼镜,当他戴上眼镜的那一刻,他看所有东西都必须通过眼镜这个媒介。如果这是一个有色眼镜,结果会怎样呢?假设镜片是绿色的,那么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将是绿色的。镜片的颜色决定了他所能看到的这个世界的颜色。一旦他拿下这个眼镜,由于近视或散光等等原因,他就无法看清这个世界。好在,虽然看不清,但至少也能模糊地感知这个世界。如果你不想看到一片绿色的世界,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可以摘下它,大不了就是看的模糊一点嘛。但是,时间和空间可没有那么简单,这是一副我们永远也摘不下的眼镜(即“先天直观形式”)。没有了它们,人类根本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反过来说,要想认识世界,就必须通过时间和空间这副有色眼镜。“眼镜”塑造了我们所能看到和思考的一切。 当然,康德的理论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将感觉的形式完全先天化,并武断地宣称这一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偏偏只有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直观形式,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呢?康德对此并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尽管如此,康德的理论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至少他告诉了我们:人根本无法抽离出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出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希望或想象的时间静止,其实只是运动静止罢了。 诚然,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我们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也许是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时候;也许是情侣之间牵手相依、静静相望的时候;也许只是一个舒适小憩的午后,你捧着一杯茶,躺在椅上安享阳光。也许,还有很多美好的时刻……如果时间可以静止,你希望它能静止等多久呢?虽然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但恐怕每个人都希望那些美好的时刻能够永远留住吧。当然,这永远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留不住时间,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也许,恰恰是因为时间无法静止,所以我们更懂得珍惜现在。 |
|
来自: timtxu > 《心灵、婚恋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