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今天,我们迎来白露节气。 水汽夜间遇冷,凝成细小水滴, 晨光照射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故名“白露”。 白露过后,丹桂飘香,稻海茫茫,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白露过后,秋风吹得人舒畅,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和缓的风吹出了一片秋天的颜色,天地秋意始现。 在古人看来,白露的物候有三—— 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白露时节,鸿雁开始列队,准备集体南迁。 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去鸿归,荷衰草枯,秋风萧瑟,白露满山叶飞坠。 三候,群鸟养羞。“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诸鸟感知肃杀之气,纷纷储食备冬,如藏珍馔。 绿意渐黄,花木仍盛,瓜果飘香,已是丰收之季。对于杭州人来说,白露可不仅仅是个节气这么简单,它还是一场发布会,宣布:最美味的坚果——山核桃,开、打、了! 白露、白露,核桃撑破肚。山核桃每年初夏开完花后开始结果,直至白露成熟,青莆变为黄金果,便是最合适的开杆日子。 今年受“利奇马”台风的影响,临安的山核桃有不同程度受损,估计损失在10%左右,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除了临安,还有淳安、桐庐等地也会产出山核桃。 品质方面,今年光照充足,台风带来了降雨,且没有连绵的阴雨天,对于山核桃后期的生长比较有利,所以山核桃的品质并不会受影响。 预计今年山核桃收购的价格大约在每斤28元至30元,炒制成品的市面价格预计在每斤60元左右。 今天开杆打下的山核桃,脱蒲后三天能晒成干籽,之后加工炒制,也就一个礼拜左右,差不多到9月中旬就能吃上今年的山核桃啦! 一粒粒让人爱不释口的山核桃,从树枝上到我们这些吃货的手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这个采打的季节,天还未亮,打山核桃的林农们已经出发,挎篮子扛扁担,带午饭备干粮。对于他们来说,每到白露时节,不是在打山核桃,就是在去打山核桃的路上。 打山核桃,有一种传统的方法:“人上树,竹竿摇”,具体过程大家看上图就明白了。 林农们一个个身形灵巧,身影镶嵌树丛中;蓝天白云下,清脆的竹竿声回荡在整个山林。山核桃一颗颗被打落,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 现如今,这种传统的采打方法已经逐渐减少了。一般在林地分散的情况下,林农们才上树采打,取而代之的自然落果和张网采收。 自然落果避免了林农上山上树采打,既节省了劳力,又保障了安全还省去了除草的环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林地的水土流失,而且不用挥杆采打,对林树的损害也降到了最低。 安全网采收法则是通过在山核桃林下铺设高密度网,利用重力原理,让山核桃自然脱落后,顺网兜滚至山脚的收集桶内,进一步省却捡拾这道步骤。 山核桃果实落地后,林农们会在山核桃林里现场将其脱蒲。 脱蒲后的山核桃,还需要经过一遍精致的浮籽挑选,才能留下最为珠圆玉润的佳品。而后林农们便将挑选出来的山核桃进行晾晒。 初步加工后的果实,经过科学的配料,水煮,炒制,烘干,最终就形成了我们嘴边的美味零食。 一般的手剥山核桃,加工时会由专用的机器进行开口,方便大家食用。 这项选择对于山核桃“真爱粉”来说,着实是个难题。山核桃肉价格高,但是抓一把扔嘴里,又爽又霸气;手剥山核桃价格实惠,但自己剥也有乐趣。 临安当地加工厂帮着算了一笔账:以中小籽计算,100斤临安山核桃干果经过机器去壳后,剩40斤左右生核桃肉;工人剔出品质差的,剩38斤左右生核桃肉;经蒸煮、炒制等一系列工序后,有35斤左右成品肉,就算是不错了。这么算来,1斤完整的山核桃肉就需要大约3倍的山核桃加工才行。 山核桃又叫小胡桃、小核桃,生长在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山区,主要分布于浙西北天目山区,属于稀特产品。每年白露前后成熟,属纯野生果类,集天地之灵气,真正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也是众多中国干果中品味、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 山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同时它还有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润肤乌发、缓解疲劳等作用。 资料/临安发布 编辑/郑重 版式/郑重 |
|
来自: 昵称52776266 > 《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