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或者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有很多漂亮的履历,事业发展极好,在别人看起来完全是人生赢家,但是他们觉得不幸福,时常感到孤独? 图片来源网络 心理学课上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她受邀给某局做一次心理健康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就给局里的人员布置了一个小任务,也就是心理学绘画分析常用的“房树人”做画。 等她讲座结束的时候,一个女局长就过来找她,说,你看老师,我为了画这副画真是费了老劲了,您帮我看看怎么样? 这个女局长,外表看上去身材长相气质各方面都很好,是个很精致的女子,能在人才济济的系统坐上局长,能力也是很强。 老师一看她画的树,这画出来着实得费老劲了,把树干,树轴,甚至叶子的脉络都画的很清晰。 (房树人绘画是心理测验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从作画的特点,画面布置等等,可以大概反应作画人的心理特点或者人格特征) 当时因为时间有限,没办法做细致解读,她们就互留了电话,说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交流。 过了两天,这个女局长就打电话给老师说: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老师说:不会,我知道你会打电话给我的。 女局长接着说:如果我告诉你,我过的很不幸福,你信吗? 看过她的画就明白情况的老师说:我信 女局长当时就哭了,说:我都不敢跟别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每次我一说,别人就会说我矫情,说我作,你有什么不幸福的,你这样好的条件,哪有资格说不幸福? 老师就说:我信,我真信,而且像你这样的人还挺多。 是的,因为他们神经系统总是紧绷,他们看到的是应激,是不足,永远不能停下来,所以无论他们取得多大的成功,想到的都是永远有不足在等着他们去解决,值得他们去惶恐。 孩子将会充实地度过一生,还是终日生活在愤怒、焦虑、沮丧中,这与父母给他的养育关系密切,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基地- 情感补给站。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先来段大脑的科普: 宝宝有3个大脑: 一个是爬行动物脑,激活并控制与基本生存需要相关的一些本能行为和功能,如饥饿感,呼吸,循环,战逃反应等。 第二个是哺乳动物脑,也称情绪大脑,它有助于控制低级的“战逃反应”,激活 喜怒哀惧,社会关系,探索需求,成年人的欲望。 第三个是推理脑,就是高位人类脑,也称“额叶”或“新皮质”,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这部分属于大脑最后进化的成果,占据整个脑部组织的85%。环绕着爬行动物脑和哺乳动物脑,父母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回应程度,能对孩子大脑的额叶产生奇特的积极影响。 功能包括:创造力和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及自省的能力,自我意识,善良,同情心和关爱。 当一个孩子未能得到充分的关心,帮他们应对低位脑的强烈情绪或原始冲动时,他的大脑就不能出现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的通路,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到高位脑。 图片来源网络
用宝宝听的懂的话来开导他,用他们听的懂的话告诉他们,你真的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开心。 比如,你18个月大的孩子正在发脾气,因为爸爸不允许他吃刚刚在人行道上捡到的那块糖,要怎么做? 这个时候吃糖不吃糖的已经不是关键,你要告诉他你懂他的情绪,可能一句:哇,看把我家小朋友委屈的,就因为刚刚爸爸/妈妈没让你吃这颗糖。她就会赞同的点点头,他觉得你了解他,这很重要。 帮他解决情绪问题,学会如何处理这种情绪,搭建神经通路,激活高位人类脑,打通他自上而下的大脑通路。 图片来源网络 2,用适度的声音和力度回应孩子的感受。 孩子处于某种情绪时,你和他说话的声音要有一定的力度,不能总是语气平平,一成不变。 3.冷静而有分寸 心理学老师曾分享过案例,在对小白鼠的养育中,毫无脑回路的小白鼠,都能识别人的情绪,如果人是紧张的,它也会紧张,如果人是放松的,它也是放松的。 每个有爱的父母都会经历咬着后槽牙耐着性子给娃讲道理的经历。 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你要做一个坚强的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边奶娃,一边修炼。 因为父母的任何情绪孩子都是有感觉的,而且也会相应的影响到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4.身体上的抚触。 身体的抚触能产生奇妙的作用,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分泌能使他平静的化学物质(阿片样物质和后叶催产素),正性荷尔蒙产生。 记得一次侄子3岁的时候,摔跤哭了起来,我看了下没出血,没什么大问题,就抱着他,拍着他说没事没事哈,他很快平复下来,继续玩去了。 第二天,我不小心碰到了脚,撞的有点严重,他看到我痛苦的表情,竟然也跑过来学着我之前那样,抱着我拍着我并念着:没事,没事哈。 小朋友肯定是从之前被安抚的时候感觉到了舒服,觉得这样感觉很好,所以也采用这样的方法。 对其他的哺乳动物的研究表明: 父/母给予孩子的身体接触越多,宝宝成长过程中就会越勇敢,恐惧心理越少,这种效果可以持续终生。那些儿时与母亲身体接触较少的哺乳动物幼崽,成年后会显露出更多的恐惧心理。 只有多巴胺和阿片样物质联合达到理想水平时,我们才会高兴。 如果这种化学物质在儿时处于频繁的激活状态中,这个孩子就会具备一些珍贵的的品质----即自主性强、有干劲、敢为梦想奋斗 图片来源网络 5.玩耍和丰富环境的重要性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她的想象力,一定要让她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而不是整天泡在电视机跟前。 玩耍系统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情商以及心理健康都起着关键作用。这种系统在身体的对抗、嬉戏、打闹中就会被激活。 头脑中的玩耍系统是否被激活,关系着这个人的生活能够充实、幸福。 如果这一系统儿时就已被激活至最佳状态,就为他今后能够生活快乐并与人相处融洽奠定了基础。这种“玩耍的欲望”(play urge)也会影响到交际能力。 成年后,玩耍系统和高位的语言大脑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就会延生出新的玩耍形式,如幽默,思想的游戏,一种“心灵的游乐场”。幽默是人们在逆境面前,保持心理 健康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智慧有爱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保持有惯性快乐,无论他以后的人生能不能成功,都能幸福永相伴。 作者:奈美。快乐育儿倡导者,一手育人一手育己的80后文艺女青年,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研修,育人慧己,即便是一束小小光,也要绽放温暖的光亮,幸福别人的童年的同时治愈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