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吞津”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法之一。 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 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 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 《红炉点雪》指出: “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 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 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1、叩齿: 心静神凝,全身放松,口唇微闭,闭目, 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 铿锵有声,次数不限。 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 随着锻炼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 一般以36次为佳。 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2、吞津: 叩击后, 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 用力要柔和自然, 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 当感觉有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 等唾液渐渐增多后, 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 鼓腮用唾液鼓漱数次,分三次徐徐咽下。 每当做时以十次为佳, 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十次,多做更佳。 唾沫一口,价值千斗,没事咽津, 别浪费身体自带的“ 琼浆玉液”~ |
|
来自: sydgm64tyzs6sr > 《中医药,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