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洞窟“敦煌”,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攒菁堂 2019-09-08

世界上有一份这样的工作:

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没有电灯,没有WIFI,饿了只有馒头吃,离家特别远,白天一上班就盯着墙壁,晚上睡在泥块糊成的房子里。

开多少工资你愿意干?

也许大多数人会回答:多少都不干...但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拿着非常少的工资,干着这件非常辛苦的事。

他们就是——敦煌守护者。


1964年 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和莫高窟的艺术家

虽然现在的工作条件不像以往那么苦,但是他们却愿意放弃家庭的温暖、更高的工作待遇,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远千里跑到大西北,守护一堆千年文物。

这得有多大的热爱啊?!说实话,常人有点不能理解。

记得早期意外艺术做过一期关于“敦煌”的节目,借此契机,小生有幸更深入地了解了敦煌背后的历史,和那些沉重的往事,后来发现用“热爱”这个词,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们对敦煌的心情。

- 视频 · 回顾 -

《艺术很难吗》第三季第十集

相比于单纯的缅怀,有时候民族伤痛不能只是痛,它更加提醒我们要去重视和保护:

这些千百年来的壁画、佛像也许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损伤、消失,但对于每一代守护它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愿很朴素:为的是让这些宝贵的文化不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并能够努力挖掘它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它、重视它。

因此,今天小生想为大家推荐的,便是一款以敦煌壁画艺术为主题,在一万两千身神佛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50多幅一一手绘成工笔线稿,供大家静心、解压、艺术启蒙的手绘涂色书《敦煌绘本》

一部绘本,留住1631年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让千里之外的人翻开它,足不出户也能来一次心灵朝圣之旅。

如果一听到手绘绘本,你就退怯,不要紧,它专为0基础绘画人群设计,用简单的彩色铅笔就可以马上开始作画。即使从没学过美术,也能画出这样动人的效果。

杜甫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静心画画的人,俗世烟尘,染不得他分毫半点。

翻开绘本,挑几个舒心的彩铅颜色,手腕听从内心的拍子来回摆动排线,不徐不疾。你像造物主一般,赋予画像以色彩与生命。一切仿若天成。

这是一次美学的散步,线条和色彩在白纸上信马由缰,自由、惬意、没有拘束。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阅更多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