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泡茶的6要素,你也可以成为棒棒的茶艺师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9-08

上篇《讲过茶中的咖啡碱、多酚类、氨基酸、色素、芳香物是构成茶汤色、香、味的物质基础,泡茶的实质,就要使茶叶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适当浸出,使其影响茶汤香味的主要成分互相协调一致。冲泡得法与否对茶的风味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冲泡茶叶一定要讲究冲泡技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6点茶叶冲泡关键要素:投茶量、水源、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以及对茶具的选择。

投茶量

不同的茶叶,不同的人喝茶,投茶量都是不一样的。品饮绿茶、红茶、花茶等品类,如一人独饮,通常每次茶叶用量,3~4克为宜,用150~200毫升茶怀冲泡。

如青茶类(乌龙茶),铁观音等品种,有根据壶的大小而定,一般8~12克均可,要茶叶多、茶汤浓,揭开壶盖,只见满壶茶叶,才能品到乌龙茶的风味。

俗话说: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因此,投茶量要适中,尤其是名优绿茶。一次投叶量过多,茶味过浓,影响有些名茶清而幽、淡而远的真茶滋味,高级茶投茶过少不耐泡,低档茶用量过多,粗茶气味重,不好入口。 如几人共饮,用茶量也按以上标准,如用茶壶可酌情适当增减。

精选水源


泡茶须讲究用水。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现代科学家们认为最好使用“软水”来泡茶,即含适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而不是含过多钙镁的水。

放置过的自来水,其溶于水中的氯气在散失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大量空气也散失了,不能造成茶叶在茶壶中跳跃的现象,水色暗沉,也失去了茶叶应有的香味。

而且,放置过的水并不能消除自来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细菌和病菌等;有的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低,又叫淡泉水,比如杭州的虎跑泉水,只有淡泉水才是泡茶的好水。有的泉水中含有过多的钙镁等物质,即硬水,那就更不适宜用作泡茶。

可以选用市场上销售的桶装纯净水或者瓶装矿泉水来泡茶,一方面可以保障用水安全卫生,另一方面则有益于茶叶冲泡出来后茶汤口感。

冲泡水温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品饮细嫩的高级绿茶,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青茶(乌龙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泡茶的水温,人们都知道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新滚沸的开水直接泡茶,水温较高,通常可达97℃以上;所谓“泡”,就是把滚开的水稍等一会儿,或用热水瓶中的开水泡茶,水温较低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热水瓶中的新烧开水泡茶是合适的,因热水瓶中的开水,水温通常在80-90℃之间。

对于泡茶用水的煮沸程度和水温,要视水质与茶类等级好坏而定。如是优良的水质,等水烧至刚刚滚开起泡就好,不必滚沸过度;如果水质不佳,就要多煮沸一会儿,对防止各种细菌的传染是大有益处的,但要注意不要煮过度使之成为“老水”。

冲泡时间

以铁观音为样本,对冲泡20秒、40秒、60秒和80秒的茶汤分别取样,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析光度,进而确定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维生素C这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

也就是说,如果要想充分吸收这种铁观音样品茶叶里的营养成分,冲泡六十秒左右是最好的时间。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茶叶析出的营养物质最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茶水中的营养成分也越来越少,第六泡之后,这些茶水的营养成分就跟白开水没什么差别了。

冷水泡茶的品种可以随着茶性不同而有所突破。泡茶时间的长短,与茶叶原料老嫩和饮用方法密切有关。如压制茶中的砖茶、紧茶、六保茶,一般都是煮后喝,时间可长一些,10分钟,直至几小时均可。一般来说,茶叶冲泡时间都不宜过长,第一泡以10-20秒为宜,以后的每一泡顺次延迟10秒到20秒。

总之,泡茶时间长短,要因茶而异,以茶汁浸出,而又不损害其色香味为度,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

冲泡次数

谚语说:“茶可多饮,不可多泡”;就是说一次泡茶用量不宜过多,可分次冲泡,多次调换。

一般的绿茶,茶中的有效成份,到第三四次冲泡时,已基本上全部浸出,因此茶叶三次后一般就要调换。有些雨前高山茶,叶质特别肥厚,很耐泡,也可多泡几次。

乌龙茶、铁观音等青茶类,可冲泡五~七次,品质较好的可冲泡七次以上,俗称七泡有余香。普洱茶可冲泡的次数较多,一般可冲泡10次及以上。

茶具选用

茶具选用,对于泡出好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如绿茶以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或传统白底瓷杯为宜,便于欣赏茶姿、汤色、叶底等。饮茶时不要把一杯茶汤全部喝干了再添水,等喝去三分之二茶汤后就要冲添开水,随喝随添。红茶和青茶(乌龙茶),适合用紫砂壶冲泡,有助于改善其香气;或者也可用传统白瓷杯,便于观察其汤色。

故泡茶讲究的是情景合一,用心泡出来的茶才是最好的茶。所谓用心,其之一便是用正确的技巧,掌握好关键因素,将心情融入茶汤中,泡出一壶好茶,总是香气袭人,喝起来鲜爽甘醇、层次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