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思明居士 2019-09-08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加冕称帝,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这位“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始皇认为:他是秦朝第一个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他的子子孙孙会成为秦二世、秦三世……直至万世不止;因为他已经消灭了所有敌国,做完了所有皇帝该做的事情了。那么为何短短14年,秦朝就二世而亡了呢,“千古一帝”嬴政在布局中究竟犯了什么致命性错误?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派遣周章率领数十万大军,冲关中的咸阳而来。少府章邯的回答很微妙:“众疆”——老秦人大军都在边疆,回防关中咸阳,已经来不及了。国都咸阳都没有多少老秦人,那么六国旧地的实际掌控力就更不用说了。赵王武臣、魏王魏咎、齐王田儋、楚国项羽叔侄、沛县刘邦、韩相之后张良,一时间整个秦王朝,瞬间就土崩瓦解了。六国旧地统统反了,那么老秦人大军究竟有多少人,又为什么都去了边疆?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始皇灭楚国的时候,李信说20万秦军足矣,王翦说必须举倾国之兵60万。秦始皇认为王翦年龄大,没了锐气和勇气,就派李信率领20秦军灭楚。但楚国山林密布,水泽盈野,秦军擅长的战阵和弩阵,根本派不上用场,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请出了老将王翦,倾举国之兵60万,才灭了楚国。因此,秦军的总人数,就在60万上下。

在广西省的兴安县,有一座秦城遗址,占据了方圆20里土地。其中林列着众多堡垒、军营、屯兵点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剑、长戈、陶瓷碎片,2000年前这里驻扎着十多万秦军。这10多万秦军,是防守的一方,他们依靠“大营”和“小营”进行阵地防御,来抵挡西瓯人的进攻和骚扰,而此前他们已经牺牲了30万袍泽。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他将目光放到了东亚最后一块处女地——百越。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控中原(广义中原)的君王(周朝分封),嬴政认为:帝国最后的威胁就是百越了,为此他出动了50万大军。

双方实力对比如下:秦军50万,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占据绝对优势;百越一共50万人口,5万可战青壮(全民皆兵),部落之间号令不一,处于绝对下风。但战争从来不是沙盘游戏,更不是棋子交锋,不是说谁的人多,谁就会取得胜利。

屠睢率领50万秦军,兵分5路,南下征讨百越。除了福建一路势如破竹,其他4路,逐渐由死战陷入了绝境。满打满算5万百越青壮,将40万精锐秦军打崩盘了。百越人口稀少、武器落后;但他们英勇善战、熟悉地形;利用山林、沼泽、毒瘴,大规模杀伤秦军;并不断袭扰秦军粮道;秦军前后损失30万人马,主将屠睢被暗杀;百越青壮也由5万,锐减到了5000上下,濒临灭族。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不是秦军不善战了,而是茫茫山林中,他们连百越人都找不到(一共50万,分散在两广、越南北部密林,跟大海捞针差不多),就像用拳头打棉垫——有劲无处使。百越人熟悉山林地形,可以迅速袭击、骚扰、断粮道,并安全撤退。秦军“三年不卸甲驰弩”,他们的战斗意志令人敬畏,但没有粮草,他们也会饿死在大山之中(接近原始森林,百越才50万人口,九成以上土地都是未开发的)。断粮、瘴气、酷热的气候、不间断的袭击,就是秦军和百越达到6:1战损的关键。

屠睢死后,损失30万秦军;秦始皇又征召10万大军(应当是秦国本土的极限了),配合岭南剩余的20万大军,由任嚣、赵佗统军进行第二次南征。他们吸取了第一次南征的教训,带了大量囚犯、商人、平民,在关键地方分放秦朝百姓(百姓未必是秦地的,军队主要是秦军,夹杂有楚军),建立根据地保障后勤。再加上灵渠全面开通,秦军补给不成问题,之前就元气大伤的百越(只剩下了5000上下青壮),被纳入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了防止百越反扑,秦始皇实行戍守政策,将南征主力留在了岭南。

广西秦城遗址,还原尘封历史,学者:难怪秦朝灭亡,秦人袖手旁观

综合来算,老秦人军队在60万上下;南征百越损失30万(会有招兵补充,但10年都难以全额补满);岭南戍边近二十万;再加上北地的几十万长城军团,也就所剩无几了。这就是“大泽乡起义”爆发后,章邯说:“老秦人军队都在边疆,回防咸阳根本来不及”,最后使用骊山囚徒的原因。秦始皇的步子走得太快了,秦国旧土难以支撑(数百年历史的六国旧地,十年时间是绝对同化不了的),这和他的儿子们没有突出才能有很大关系(扶苏及格水平高一点,秦始皇做的事留下一半,汉武帝、李世民这个级别可以做好,汉宣帝、明孝宗这个级别都未必能办好,大事太多了)。秦始皇最终在他死前,打完了他认为全部可以打的仗,做完了全部可以做的事,但秦地、秦军、秦人都损耗的“虚了”,而秦二世明显不明白回复元气,最终“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淮南子》

本文系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中国古代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