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诗人太飘,李绅写诗教他做人,却引发后世争论不休

 qiangk4kzk8us4 2019-09-08

李绅应算是唐朝典型的“双面”诗人。

他最出名的诗歌当属《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以为写出这样诗句之人,应该有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后来才发现李绅这个人和“悲天悯人”当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残暴不仁,是唐朝有名的酷吏。

他在执掌一州时,地方的百姓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生活在他的统治之下。

若非他太过残暴,以古人的“安土重迁”怎会逃亡他乡呢?

此外,他还是个奢侈成性之人。

传说他十分喜欢吃鸡舌,一盘鸡舌就要宰杀上百只鸡。

他院里宰杀的鸡堆积成山,奢侈得令人发指。

所以说诗如其人,也不尽然。

他除了《悯农》,还有一首诗也非常出名,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大智慧。

这首诗名为《答章孝标》,全诗如下: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章孝标是以“孝行”著称的唐朝诗人,他的父亲名为章八元,儿子是章碣,《全唐诗》收录了他们祖孙三人的诗作,也算是诗坛的一大佳话。

尤其是他儿子章碣的那首《焚书坑》,“刘项原来不读书”,至今传唱不衰。

李绅在镇守扬州之时,就曾和章孝标熟识。

当时李绅举办宴会,以《春雪》为题,命在座之人赋诗,当时的章孝标脱口而出“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惊服。

而李绅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也是赞不绝口。

元和十四年章孝标进士及第,志得意满,写诗向好友炫耀“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得意之态毕露无遗。

不知怎的,李绅竟看到了此诗,觉得章孝标太飘了,有心教他做人,于是便写下了这首《答章孝标》。

原本章孝标的书信并不是给李绅的,但是他却用了一个“答”字,明明是想规劝对方,但却又不在标题指明,如此婉转,可见李绅对这后生是真的很看重,不然也不会如此煞费苦心了。

诗歌开头两句的意思是说假金才需要用真金才包装,若是真金的话也完全不需要镀金。

言外之意就是说若章孝标有真才实学,那么即使不张扬,也会天下皆知。

反之,若他并无真才实干,那么再吹嘘夸耀也是无济于事。

李绅说这两句话主要就是劝诫章孝标应该脚踏实地,莫要张扬过度,物极必反。

而后两句劝诫意味就更明显了。

十年寒窗苦读才能有今天的成绩,你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而不是到处宣扬自己。

此时的李绅身居高位,但他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训人,而是娓娓道来,这样的劝导最能打动人心。

据说章孝标收到这首诗后觉得甚是愧疚,之后更加钻研学问,为人也变得更为谦恭。

还真别说,虽然李绅为人不咋地,教育起人来倒是头头是道,而这首诗后来也成了名作,不过也引起了千古争议。

有人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一个人若有真才实干,那么就完全不用包装宣传。

但也有人觉得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是真金还是假金都需要包装。

不知你怎么看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