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邪未尽证

 爱中医2 2019-09-08

余邪未尽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湿温将愈而余邪困阻,气机不畅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微热或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食不甘味,精神倦怠,苔微腻,脉濡缓。常见于湿温病等疾病中。


中文名称 余邪未尽证


病因


多因湿温将愈而余邪困阻,气机不畅所致。


临床表现


微热或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食不甘味,精神倦怠,苔微腻,脉濡缓。


症情分析


湿热已解,余邪尚存,故微热或身热已退;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故脘中微闷,知饥不食,食不甘味;余邪未尽,阳气未伸,故精神倦怠;苔微腻,脉濡缓为湿热余邪之征象。


常用中药


藿香叶、佩兰叶、薄荷叶、枇杷叶、鲜荷叶、芦根、冬瓜仁。


常见病


湿温病


湿温病中余邪未尽证症见微热或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食不甘味,精神倦怠,苔微腻,脉濡缓。治宜轻清芳化,涤除余邪,方用薛氏五叶芦根汤。


预防调护


1、病人应卧床休息,常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志、舌苔、汗液、斑疹、大小便等。


2、病室宜清洁凉爽通风。勤换汗渍的衣被,病情危重者,尚应注意翻身擦背,吸痰,必要时鼻饲食物与药物。


3、饮食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如米汤、藕粉、莲米粥、苡仁粥、百合粥等,忌滋补肥甘食品以免恋邪。


转归预后


湿温病的转归,多数由邪正相争的实证,渐次历经邪气渐退,正气渐虚,转入余邪未尽,正气已伤。再转入正复邪尽而归痊愈;少数邪气太盛,由气入营后内陷心包,引动肝风,病深动血,内闭外脱而亡。本病的预后,与病情轻重及治疗是否及时、正确有关。凡病情单纯,病程较短,能及时分消走泄湿热者,预后良好;若病情深重,进入营血,病程迁延,或治疗失误,乱用汗下, 蛮用滋腻,朝寒暮热,杂药乱投,预后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