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明亡清兴之际的袁崇焕

 一生致力于学文 2019-09-08

        对历史人物袁崇焕,我们要用历史唯物辩证法来看待:我认为,袁崇焕前期是忠臣,为国出力,中期迷茫,后期想自立为皇帝。

        袁崇焕在明朝是是通敌谋叛之人,到了清朝他是神,现在成为争议人物。

       袁崇焕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符号,一个被人当游戏玩的角色。这全是因战争胜者大清的乾隆皇帝的造神所致。国家若是没有实力,人要是没有才能,那就只能任人宰割、十分的可悲了!

       袁崇焕在狱中有诗云:“国法不容不才子******",崇祯皇帝杀他的头条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说袁公他“托付不效”。

       袁崇焕在他人生最后的岁月是戴着死亡的枷锁在舞蹈,不管他舞出怎样高水评的战斗之舞,终究逃脱不了必然要成为明清之战最大的受伤者的悲惨结局。

      袁公和当时的崇祯皇帝都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不太了解,崇祯皇帝更是不太巡视边疆,在皇太极率领大军侵犯京城之际,他失去了一次重创清这军的绝佳机会,是他没有亲自下令并且点督战——在蓟西与喜封口之间对敌军实施合围、并一举歼灭他们。

      当然啦,也许是袁公的“必不令奴越蓟西”的豪言壮语——也就是崇祯皇帝说他的“专恃欺隐”害了他所致吧。结果呢,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京城被围困,袁公被处以极刑。

     袁公在京城下要求皇帝打开城门放他的军队进来,这是大明的律法所不充许的。他这是严重的逼宫行为,换谁做皇帝都不会应允这一违法的事件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